峰、Lv.6
发表于 2022-1-19 05: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我就是民航人,当初毕业校招签了商飞后来没去还是留西安了,知道上海不是我这普通人待的地。说实话这几年国内高铁跟民航市场竞争很大,500公里左右的大城市之间每通一条高铁,就要停掉这区域的很多航线,民航的市场被高铁在一步步挤占。
C919在17年首飞成功,进入了初始适航取证阶段,业界这个阶段差不多需要5年左右,也就是22年左右,但是这是国内第一次这个体量的直线客机适航取证,5年能拿下不不好说。
然后,拿到适航证后要开始对接客户也就是航空公司筹备运营事项,国内应该会由商飞跟四川政府合资的成都航、东航为c919新组建的子公司123航空这两家先试运营。这期间的售后保障体系建设、bug修复改进也是个漫长的过程,顺利的话需要多少年趋于成熟不确定,期间要是出个飞行事故那就要再趴几年。
接下来,上述这几个阶段已经是好多年过去了,这期间高铁又是开通了好多条,民航运输市场进一步萎缩,很多航空运营公司的重资产、高负债问题都不好解决,怎么自保都是问题,又回对新国产飞机有多少需求呢,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因为欧美航空市场成熟以航空交通为主导、更适合航空运输业发展,国内是铁路民航齐头并驱,铁路这几年大发力阶段。有人说卖给海外呗,这飞机这是在申请拿中国民航的适航证,要想外销海外,还得搞定美国FAA跟欧洲EASA两个民航局的认证,在别人地盘抢饭吃是更曲折的一条路。实话实说起步晚了,错过了民航发展那个黄金阶段。
最后延伸下,目前国内运营大客机主要是空客跟波音两家,代表欧系跟美系,同样也为争夺既有两家的市场。要知道C919的机体结构部分大部分可以说国产化,由航空工业几大主机厂分工制造,;但核心的发动机、航电系统、飞控系统、传动系统、通讯导航系统等等都是全球化采购,还是欧美市场供给上游零部件,国内目前没有这么成熟的供应链。你自己造的时候人家看着你造,你飞起来了运营起来了投入很大了,这时候人家给你使坏短你上游零部件供应链,到时候又是别有一番心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