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商洛逢源合的历史遗迹

1991 4
发表于 昨天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北京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家族起源与发展脉络
逢源合的商业根基始于明代后期。其发展轨迹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资本积累期(明末至清乾隆前)
依托商州 “秦楚咽喉” 的地理优势,借助丹江、汉江航道及秦岭古道,开展南北货物贸易 —— 将江南丝绸、茶叶运入西北,再将西北皮毛、矿产销往苏杭、广州等地,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金融扩张期(清乾隆后期至光绪朝)
转型创立 “逢源银号”,业务涵盖存贷款、汇兑,巅峰时在全国设 72 处分号,遍布上海、广州等商埠,年收入占清廷税银的十分之一,成为清代国内顶尖金融寡头。同期在秦岭深山开设银矿,其 “逢源银矿” 位列清代四大银矿,现为陕西银矿的前身。
衰落期(清末至民国)
清朝灭亡后失去政治靠山,各地分号纷纷自立。家族转型为大地主,拥有陕鄂川数万亩土地,但后代生活腐化,加之 1934 年陇海铁路通车取代商州水旱码头地位,最终走向衰败。
二、商业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多领域商业帝国
金融枢纽:逢源银号首创 “跨区域汇兑” 模式,解决了明清长途贸易的资金流通难题,其私家银窨多次被清廷征用为战时银库,储存江南调拨的军饷银锭。
矿业巨头:秦岭银矿年产量曾占全国银矿总产量的 15%,为清廷货币铸造提供核心原料。
贸易网络:以商州龙驹寨、漫川关为枢纽,构建 “水旱联运” 贸易体系,民谣 “合亭从家到西安,沿途不歇他人店” 印证其沿途栈号的密集程度。
(二)地理与文化印记
广州 “逢源路”、上海 “逢源里” 等地名,留存其商业扩张的历史痕迹。
1935 年,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山阳县袁家沟口的逢源合商号旧址成立,使其成为红色革命遗址。
清末老板张庆焕购置戏箱创办汉调二黄戏班,培养出黄亮子等著名艺人,推动了陕南地方戏曲发展。
三、现存遗迹与研究价值
商山银窨:秦岭深山的储银洞穴,原为逢源合避乱藏银处,后扩修为清廷战时银库,现为陕南重要历史遗迹。
文献记载:《商州老字号》收录《张梅霖的 “逢源合” 放账铺》,详细记录其三代经营细节;《山阳县志》《商洛日报》等文献提供了其与红色历史的关联佐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大山深处人家 2 小时前 赞同 +1
爱党爱国爱家 4 小时前 赞同 +1
斯纳维 4 小时前 赞同 +1
天涯人 6 小时前 赞同 +1
楚秦 7 小时前 赞同 +1
星河夜 昨天 22:21 赞同 +1
阳光阳光 昨天 20:42 赞同 +1
胡欣 昨天 19:58 赞同 +1
龙行达达 昨天 17:55 赞同 +1
大耳将军 昨天 17:36 赞同 +1

评论4

商山丹水Lv.8 发表于 昨天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
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大耳将军 赞同 +1
大山深处人家 赞同 +1
长安不长偏居中 赞同 +1
斯纳维 赞同 +1
终南远眺 赞同 +1
回复 支持 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涯人Lv.8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已阅点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斯纳维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斯纳维Lv.8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山深处人家Lv.9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好,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