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重点项目建设是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这一点早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动能的共识。
与此同时,项目建设作为观察城市发展状况和进程的一个关键侧面,签约、开工、建设、竣工等状态传递着积极的发展信号。
近期,西安一批重点项目纷纷传来喜讯,签约落地、提速建设、竣工投用……将为西安壮大产业体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质生产力加码提速。
XI' AN 新项目签约落地: 助力区域发展再添新动能
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
近日,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审批通过。
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建设高速水线1条、奶线2条、无菌线1条,配套瓶盖、瓶胚吹瓶等产线或同类型产线以及相关物流配套设施并预留2条生产线,主要生产纯净水、茶饮料、咖啡、果汁、含乳饮品等,项目总投资10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正是今年3月西安经开区与娃哈哈集团签订项目入区协议,在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建设西安饮品生产基地。
这是娃哈哈集团在西安首个投资项目,此次项目落地,将进一步拓展经开区食品饮料产业版图,推动西安市食品饮料产业升级和活力跃升。
空港生态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
该项目签约落地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由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约10亿元,占地50亩。
规划建设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粉体新型防水系列生产车间、生态保水剂系列生产车间及配套辅助设施。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11.7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00个。
作为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创新孵化的重点企业,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入选陕西省后备上市企业。公司深耕“双碳”与生态环境修复领域,拥有防水、保水新材料技术相关专利112项。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9300万元,年营收增长率超400%。
嘉品云市总部及数字商贸产业基地
项目由嘉品云市(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约5.2亿元建设,占地65亩,签约落地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主要建设数字基地、研发中心、品牌运营总部、智能分拣中心、综合行政中心等设施。打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商贸流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数字商贸产业基地。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营收约26亿元,带动就业1100人。
泾河新城水环境水处理工程与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近日,泾河新城水环境水处理工程与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
据悉,该项目位于水务科创产业园,由西安天洲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主要聚焦城市公共设施与商业空间水环境检测及处理领域,通过建设过滤设备(石英砂与珍珠岩压力过滤器)和消毒设备(臭氧消毒器、次氯酸钠发生器、AOP消毒设备)生产线,为城市公共设施及商业空间提供高效、可持续的水环境解决方案。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环保技术产业基地,为新城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XI' AN 项目建设提速: 向竣工投产目标冲刺
天大钒业高纯度中间合金研发生产项目
近日,天大钒业高纯度中间合金研发生产项目在经开区泾渭工业园正式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25.9亩,将建设年产1000吨高纯铌(钽)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配备真空铝热炉、电子束熔炼炉等先进设备,用于生产高纯铌、高纯钽、钒铝合金和高纯铝豆产品,项目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7亿元,年缴税超2500万元。
采埃孚项目三期
8月6日,位于经开区泾渭工业园的采埃孚项目三期厂房顺利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精密设备即将陆续进驻调试。并定下10月中旬完工交付的目标。
该项目为采埃孚(ZF LIFETEC)气体发生器扩能及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额1.5亿欧元,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410万个混合气体发生器和180万个车盖顶升器的生产能力。研发中心还将整合采埃孚在被动安全领域的技术资源,打造被动安全测试实验室,研发试制新一代混合气体发生器,助力西安打造汽车安全系统研发、生产重镇。
美兰德碳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项目
总投资约5.2亿元的碳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项目(一期)项目,位于经开区渭北新城,占地4.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三栋厂房、办公楼生产办公用房和辅助设施等。
美兰德项目现场,目前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部分生产设备已入驻,室外管道与道路网络全面贯通,进入产线投产倒计时。
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带动500人就业,将有效完善经开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依必安派特亚太研发及风机制造中心项目
总投资5亿元的依必安派特亚太研发及风机制造中心项目,位于经开区渭北工业园中,主要建设生产车间、综合楼等8个单体。
目前,项目建设同样进入尾声,机电装修完成度高达95%,室外道路路基坚实平整,路面铺装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研发区域内部,二次装修已完成六成。
项目建成后,将从欧洲引进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生产线,主要研发生产交流及直流电机和风机。预计年产值约5亿元,带动就业500人。
国电南瑞电网与新能源数字智能产品研发 及产业化(西安)项目
该项目以曹家滩创新中心7号楼为科研载体,总投资超1亿元,打造南瑞-西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3.0,同时建设电网与新能源数字智能产品区域研发平台,建成后可聚集电网及新能源领域高层次研发人员400余人,将进一步推动沣西新城智能电网产业聚集发展。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装修改造工作,预计8月底约200名高层次研发人员入驻。
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总部项目
在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一大批总部项目加速施工中,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和城市天际线。
近日,大源实业西北总部项目摘地,总投资9亿元,将打造国内能源领域一流的资源及资本运作型智能数据和高端研发中心。
大源实业西北总部项目效果图
总投资19亿元的中凯大厦项目已完成土方和桩基施工,正在进行基础垫层施工,将打造包括高层甲级写字楼办公、单元式低层企业总部办公、休闲配套商业等在内的多业态融合的现代化商业综合体。
卓越领创中心已完成土方和桩基施工,主要建设1栋超高层办公塔楼、1栋配套商业楼,将打造以总部研发、科技与金融为核心功能的服务空间。
云拓商务中心主体结构已施工至地上8层,计划12月底前主体结构封顶,将作为陕西秦煤实业(集团)煤炭交易结算中心、智能数据和高端研发中心。
中岭控股集团总部办公楼君岭大厦,目前主体结构已封顶,计划年底前建成投用;盈创中心作为中铁二局西北办公总部大楼,预计今年年底全面竣工。
泰康之家·秦园项目,是世界500强泰康保险集团在西北地区打造的第一个大规模、全功能、高品质医疗养老社区,项目一期主体已封顶,计划2026年8月竣工,11月开业运营。
“国芯智谷”项目复工,“变身”新能源汽车 零部件及电力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项目
7月29日,沉寂近两年的“国芯智谷”项目工地重焕生机,项目启动清理场地,为全面复工准备。
原计划2023年5月竣工投运的“国芯智谷”项目,在建设了2栋厂房、1办公楼主体之后,因种种原因于2023年9月停工至今。
2025年5月,陕西瑞航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原项目公司100%股权,正式落地总投资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电力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增税收2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300个。目前,新老业主已完成协议签订与股权交割,两栋遗留建筑拆除工作接近尾声,新项目预计2026年6月全面建成。
铂樾万境中心(北区)
8月5日,位秦汉新城的现代服务业项目铂樾万境中心(北区)2栋建筑单体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
铂樾万境中心项目,分为南、北两部分,融合办公与酒店两大功能板块,打造集总部办公与全方位配套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办公园区。
项目北区主要由11栋独立总部办公楼和1座高端商务酒店组成,此前已有7#-10#楼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装饰装修、室内安装等施工,剩余的1#、2#、4#、5#楼也将于近期封顶。
项目南区以创意办公、企业孵化为主,共建设8栋设计独特的办公楼。目前,南区已有4栋建筑单体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XI' AN 竣工投用: 新技术投用赋能产业新增量
陕煤研究院 泾河新城新能源产业基地(一期)光伏项目
近日,陕煤研究院泾河新城新能源产业基地(一期)光伏项目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并正式投运。
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197万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6.8吨,节约标准煤约596.08吨,将显著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为泾河新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支撑。
泾河新城光伏智能检测研发中心 及自动化产线组装调试生产基地项目
日前,泾河新城光伏智能检测研发中心及自动化产线组装、调试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
研发中心重点攻关光伏行业硅棒、电池片及组件的智能检测、存储、分拣、装箱、码垛等产线技术开发;调试基地则承担研发产品、项目产品及其他新能源配套自动化设备与产线的组装调试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研发的新能源领域包装智能化生产线,成功突破传统生产包装短板,实现减本增效与作业风险双降——单条产线可节省人工15人,年节约包装耗材成本400万元。目前已累计获得1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及1项发明专利。
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天麻数智方舱
近日,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天麻数智方舱在沣西新城绿浪农业示范基地建成运营,有望成为分布式农业新典范。
该方舱日均耗电不到30度,仅为传统植物工厂的1/10,采用闭环热回收技术,能捕获作物呼吸产生的热量再用于温控,将舱内温度精准控制在25℃以内,耗电量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75%。同时,舱体兼容多种发电方式,缺电环境下也能保障天麻全年生长。方舱采用空气济水系统,污染物过滤率达99.9%,从源头隔绝污染,保障天麻品质。
作为农链科技“数字农业研发矩阵”核心成果,该技术已形成完整闭环,目前处于“验证-熟化”阶段。据农链科技规划,2026年将在秦巴山区建设首个“分布式方舱集群”,推动天麻产业从“资源依赖”向“科技驱动”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