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沙2月7日上午公布2024年经济数据,全国27座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一万亿的城市均已公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其中19座城市GDP同比增速超过全国5%的水平。
总量方面,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排在前十位,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版图上最耀眼的“明星”。西安排名第21位,位于佛山之后,泉州之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按照“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有进有退”的原则,对部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根据方案显示,西安为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西安昆明池全面完工,总面积比杭州西湖大5倍,清澈汉江水已经注满昆明池(南池),西安再也不缺水了。
在外地朋友们的印象中,西安缺水,这在过去的确是事实,为了取水,陕西举全省之力,凿通秦岭,把汉江水引到关中,实现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联通,开创了中国水利新的里程碑。
在旅客出行体验方面,T5航站楼做出了许多创新和提升。航站楼在旅客流线设计上采用了“双层出发双层到达”模式。同时,T5航站楼还引入了多项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旅客的便捷度和舒适度。智能行李处理系统的投入使用,与传统的行李输送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这个春节,陕西、香港两地的旅客多了一种出行选择——陕港高铁。2025年1月5日,西安北至香港西九龙的G828次列车正式开行,截至2月5日,陕港高铁开行“满月”,累计发送旅客27.2万人次。
地铁建设与区域开发关系密切,因地铁沿线站点建设而腾挪的拆迁,建成后对推动周边建成区城市更新、新片区投资开发,以及板块间的流通等会带来巨大变化,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引导发展方向。
目前西安唯一在建的地铁线路——15号线一期,成为当下西安城市基建的关键项目。
而在今年开通的目标已定,近期15号线一期最新拆迁计划即将启动。
1月28日至2月4日,地铁线网平安运送乘客2515.9万人次,日均客运量314.5万人次,运行图兑现率、列车正点率均为100%,客运总量及客流强度均位居全国前列。
交通发展动态
交通发展动态
按照计划,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5航站楼计划在本月投用,而从目前各方的最新动态来看,T5航站楼基本敲定了预计在2月20日正式投用。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陕西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机场建设工程,头戴诸多光环的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在经历数年高强度建设后,将逐步迈进投运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预留的地铁14号线机场(T5)站预计也将同步开通,届时,西安地铁线网将新增一开通运行的地铁站。
在西安地铁15号线开工建设之初,截至2025年两会前,关于西安地铁15号线的通车时间,一直都是明确指出在上半年建成通车。根据推断,最晚通车时间也就在2025年6月30日。但在年前陕西省两会期间,陕西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指出:地铁15号线一期将于今年下半年开通试运营。也就是说,西安地铁15号线开通时间,可能会从原定的前半年通车,延迟到后半年。
西安东站是陕西“米”字形高铁网中的重要站点,预计2026年6月建成投用,助力西安迈入“双高铁站”时代。
自2021年12月开工以来的西十高速铁路,建设将近三年,全线的隧道如火车岭隧道不断贯通,全线的四电工程也进入施工阶段,预计于2025年实现铺轨,2026年正式通车。
西十高铁就是连接西安至十堰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后将进一步拉近陕西关中平原和湖北江汉平原,跨越秦岭,将两大平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截至目前,隧道工程完成设计总量的98%,桥梁工程完成设计总量的88%,路基工程完成设计总量的97%,站房、“四电”施工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