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爆料] 西交150亿建4500亩新校区

 

评论255

wawjwasgLv.7 发表于 2015-1-5 18: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最近在看韩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唉,以后在中国,大学生也就是骂人的话了
单纯让人年轻并回归自我,这样才能真正享受来之不易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才属于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路上没完没了Lv.6 发表于 2015-1-5 18: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吊屎也疯狂 发表于 2015-1-4 20:41
我觉得7万亩比较好,把整个高陵县都应该给西交大盖个校区,没有栖凤楼,哪能招来凤凰对吧。全部教职员工 ...
哈哈!观点太逗了!我支持!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武三郎Lv.8 发表于 2015-1-5 19: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xywk 发表于 2015-1-4 20:50
交通好了远了有时也是近

咸阳最近开通59路区间车,刚好通过南郊大学城,跟规划的区域擦肩而过
擦的也太他娘的远了,你这一擦擦了7公里 
发表于 2015-1-6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dzx001Lv.8 发表于 2015-1-5 19: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calib 发表于 2015-1-5 09:17
没去过西咸,不知道大师到那边有没有买菜的地方,

旁边就是户县的无公害蔬菜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dzx001Lv.8 发表于 2015-1-5 1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2544213022 发表于 2015-1-5 13:00
嗯看到了,12年的防洪计划,建议你不要整天在家看新闻了解什么地方要被水淹什么的,你可以找到这个新校区规 ...

那个地方确实比周边地势低一些,不过渭河大堤修的很宽很高,问题不会太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shdwLv.7 发表于 2015-1-5 19: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南
derekcheong 发表于 2015-1-5 13:11
这句话说的有道理。游览了中国很多大学,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同济大学。老校区面积不大,但是建设的非常精 ...

那同济新校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dzx001Lv.8 发表于 2015-1-5 19: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mapadventure 发表于 2015-1-5 17:19
你知道个P!为什么这个地方居民相对少?就是这里经常遭遇水灾,不适合建村庄。这里的村庄都是水灾后重建 ...

我家就在附近,我80年代以后这里基本没有水灾了,到是旱灾挺多的,村庄少是因为交通不便,耕地肥力差、土壤含沙量大,粮食产量低,以前交农业税的时候都是三类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dzx001Lv.8 发表于 2015-1-5 1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mapadventure 发表于 2015-1-5 13:40
新校区规划的地方正是曹家滩曹家庄一带,处于渭河、涝河、沣河、新河、沙河的包围之中。在大洪水时是人员 ...

我家就在附件,我家的老房子都快一百年了,不还好好的吗,不要危言耸听。
西江渡村,就隔了西宝高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5 22:49
你老家具体在什么地方,地图上指出。如果有100年的房子,肯定不是曹家滩曹家庄宋村十二户的。 
发表于 2015-1-5 21:29
你老家具体在什么地方,地图上指出。如果有100年的房子,肯定不是曹家滩曹家庄宋村十二户的。 
发表于 2015-1-5 21:29
你老家具体在什么地方,地图上指出。有过有100年的防止,肯定不是曹家滩曹家庄宋村十二户的。 
发表于 2015-1-5 2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乌托邦的钓鱼人Lv.8 发表于 2015-1-5 2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南
jameslulude 发表于 2015-1-4 16:31
看到交大bbs里面一个评论,觉得有点意思,特转载过来,只是觉得有点狭隘。
具体如下:“
交大既不是你的 ...

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ekouLv.8 发表于 2015-1-5 20: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杞人忧天的人太多了,什么水患影响,人家都填海造田了,就不怕海浪?
你一陆地上盖个楼还怕什么?还在这里吹毛求疵?交大能把创新港建设在这里,肯定有其防范措施,有钱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外人就别在这里唧唧歪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padventureLv.7 发表于 2015-1-5 2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本帖最后由 mapadventure 于 2015-1-5 21:49 编辑
cdzx001 发表于 2015-1-5 19:52
我家就在附近,我80年代以后这里基本没有水灾了,到是旱灾挺多的,村庄少是因为交通不便,耕地肥力差、土 ...

你知道为什么土壤含沙量大?都是历史上的洪水造成的。1957年大水,这里一片汪洋,你知道吗。1980年后发生最大的洪水,连1957年的1/3都不到。而1957年的洪水只是50年一遇的。这地方旱灾很严重,但水灾更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假斯文Lv.9 发表于 2015-1-5 21: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交大精神,永放光芒!
假斯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padventureLv.7 发表于 2015-1-5 2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宋村十二户80岁周桂芳的老伴临去世时,给她千叮咛万嘱咐,要记住他们祖先来自湖北,老家有片竹园。
渭河户县段自古无堤坝,这条“黄龙”漫滩游窜,飘忽不定,形成东西25里长,南北5里宽无人居住的荒滩。清朝时是官军牧马的荒滩,也是当地原住民放牛羊、割青草的草场。东西相距15里各有一座马王庙。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河床变迁交替上演。湖北客户就在南岸荒滩上用木椽架起庵棚栖身。尽管户县原住民的地亩上标有属地直达渭河,但原住民还是以仁慈宽厚的博大胸怀收留湖北客户容身。如元村在清朝立的石碑上载有地界从大庙主神殿向北5里都是元村的属地,但十二户湖北客户就住在村北1里路的元村滩。定舟村滩属地的保东,渭曲坊、祁村滩属地的保兴、新安等,都成为客户的定居地。
吕战吉的祖父弟兄7个,来陕西4个,四祖父、五祖父来得最早,经他们介绍,吕战吉的祖父才来到渭河滩。
韩发喜说,湖北同村、邻村的亲友通过互相介绍,陆续来到渭河滩。保东村有来自郧西、郧县山区的,还有来自随州的。
湖北客户聚居渭河滩的原因,一是这里没有人种植的滩地多,可以垦荒种田,二是他们喜水,靠近渭河可以打鱼谋生。他们有的请匠人打造了“老蛙船”。织渔网,以捕鱼为生。当地人称为“渔客家”。大多数家庭都有捕鱼工具,挖有鱼塘。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捕鱼,沿袭百余年。如保西的马家是鱼客,直到解放初,其后辈马根久还以在涝河叉鳖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早上从涝河入渭处下河,叉到涝店镇把鳖卖掉。再下河叉到县城,又卖掉鳖再下河返回,叉的鳖再沿途村庄卖掉。

十二户60岁的吴顺成介绍,1957年为清除涝河洪水灾害,举行“请法官爷”仪式,两男子抬着筛子在独木桥上来回奔跑,不打趔趄,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w029Lv.9 官方认证 发表于 2015-1-5 21: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mapadventure 发表于 2015-1-4 17:15
这个地方若遇百年一遇的大水,必被水淹,成为汪洋。有历史记载为证,可查户县、长安、咸阳的古县志以及西 ...

你查一下我看看
围观,改变不了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城南酒肆Lv.12 官方认证 发表于 2015-1-5 21: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本帖最后由 yabb 于 2015-1-5 16:55 编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趋成熟,当年的粗放发展模式已不能用来解释当下及以后了。人才正逐渐的成为一个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        成都不比京沪,成都能吸引加盟的人才,无非有三:1、去外地读书的云贵川渝大学生(其实主要川或川渝),但是去沿海的很多人才并不回来。2、来成都读大学,愿意留在成都发展的人才。3、通过高校、研究机构或高端企事业吸引高层次人才。而这第2和第2两点,都和高校密不可分。        其他城市也不要奢求像深圳那样吸引大量全国各地人才,因为深圳发展轨迹已然不可能被其他城市复制,无需多言。 而且深圳同样也为本土高校太弱而困惑,而发力而改进,扬长同时也补短,很多人不知道,深圳在高校方面的投入绝不是大多是城市能比的,深圳引进有清华、北大、哈工大的研究生院,也有内地一大批高校以及港大等的相关研究基地。而且深大虽然科研上不争气,但深大得到的地方支持恐怕得羡煞全国。即使这样,深圳还在义无反顾的创建和发展南方科技大学。可本坛的坛友,还在说人家深圳没高校也能怎么怎么的,完全缺乏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落后都知道怎么落后的。         西安虽然这些年发展不如成渝,但身处人口腹地最弱势的西北,这么多年步履蹒跚的跟上不掉队已然不易,而科教和人才优势则是关键之一,而且西安高薪类岗位一直十分接近成都而强于重庆(西安的IT岗位基本与成都相当,只不过金融类岗位弱些,两地的高薪岗位都强于重庆,这就是产业结构和人才的优势)。待到时来运转时,说不定就是西安涅槃之日。        而武汉,政策支持较弱势,但除了地理优势外,人家依靠高校和人才优势,仍然各种大项目大产业的发展,而且以东湖为代表的自主产业发展得很好,这离不开科教和人才的支持。甚至武汉今年为什么能在房地产总体低迷的当下成为中西部房产销售的翘楚,个人觉得大学生多而留下发展,或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        而南京和合肥,已经逐渐开始享受到高校带来的甜头了(虽然或有政策效应的因素,但机会不会给无准备之人之地),虽然合肥只有中科大比较强,但已经逐渐显得和高校非常弱势的江西不一样了。尤其南京,在引进外来产业、发展自出产业、以及新兴互联网方面,已经有了较多活力,这就是大学生聚集效应的一个外在体现。而这些年,江苏及南京、苏州等对高校的发展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典型如南大、东南、苏大等,因为相对于一个省市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高教投入,换来的回报,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人才产业结构,都是更长远、更稳定也更可观的。        人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高等教育恰恰是与市场、与产业、与人才落地和安居等接轨的最后直接相关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核心省市的我川我蓉,不应也不能落后。
这个见解很深刻,荣耀西安论坛上好多人太过于鼠目寸光了,成天抱怨西安的大学新校区占地太大,老校区应该卖掉等等,实际上西安各高校除了西工大和西电外,几乎没有新校区在3000亩以上的,连省上最待见照顾的西北大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4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11000591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4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