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秦岭,这座横亘华夏大地的巍峨山脉,以其壮美的身姿和丰富的生态,吸引着无数热爱自然的人们前去探访。然而,随着走进秦岭的人越来越多,违规穿越探险进入秦岭生态保护核心区的事件也屡次出现。这些行为以一种不容忽视的方式,将生态保护的严肃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坚决对秦岭违规穿越探险行为说“不”,是法律的要求,是生态的呼唤,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图源:西安新闻网
红线不容触碰 法律是守护秦岭的硬性约束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为秦岭的保护工作树立了坚实的法治屏障。其中,“核心保护区不得进行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的明确规定,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条基于科学评估与深远考量划定的红线。这条红线,界定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存续的边界,是保障秦岭生态安全不可动摇的基石。 图源:中国旅游报 秦岭的大美风光吸引户外爱好者们前来探索自然、挑战自我,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精神追求。然而,任何的个人兴趣与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尊重法律、敬畏自然的前提之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秦岭的生态保护面前没有法外之地,任何试图逾越红线的行为,无论其理由看似多么充分,都将受到法律的公正评判和严厉惩处。这是对违法者的惩戒,也是对守法公民的负责,更是对秦岭保护千秋大业的庄严承诺。 生态极其脆弱 每一步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我们之所以如此坚决地捍卫这条红线,根本原因在于秦岭的生态系统具有极致的重要性和惊人的脆弱性。它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滋养着广袤的土地;是“生物基因库”,庇护着大熊猫、金丝猴等无数珍稀生命。而核心保护区更是这片生态网络中最为精华和敏感的心脏地带。 图源: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
高海拔的核心保护区生态平衡异常微妙。这里的土壤贫瘠、植被生长缓慢,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过程往往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看似“无伤大雅”的非法穿越,其带来的连锁性破坏超乎想象。 图源:西安网
· 致命的惊扰:人类的突然闯入会严重干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规律,可能导致繁殖失败、幼崽死亡,甚至部分敏感的动物还会被迫放弃原有的栖息地,背井离乡。 · 长远的污染:遗留的塑料袋和矿泉水瓶等垃圾,不仅视觉刺眼,更可能被动物误食,危及生命;这些难以降解的污染物还将长期停留在这片净土之上,持续释放着危险的信号。 · 毁灭性的火险:一个未彻底熄灭的烟头、一次违规的野外用火,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就足以引发一场吞噬一切的森林大火,让数十年积累的生态成果毁于一旦。 · 持续的侵蚀:一次踩踏看似毫无破坏力,但十人、百人、千人……大量的踩踏会破坏地表脆弱的植被,更会使土壤板结,导致新生的植被难以扎根。
从理解到行动 成为秦岭的守护者而非索取者
对秦岭的向往,源于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但真正的热爱,不应是单方面的索取与征服,而是双向的奔赴与守护。将我们的探险热情引导至合法的登山步道与开放区域,同样能尽情感受秦岭的壮美与灵秀,而这恰恰体现了一位现代登山者最高的素养与担当。 拍摄:刘潇
守护秦岭,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宏伟事业。它不是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时代使命。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 成为法律的坚定“恪守者”,心中有法,行不逾矩。 成为生态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分享秦岭的生态价值与保护知识。 成为环境的勇敢“监督者”,用每一条信息、每一句劝阻,为秦岭编织一张牢固的全民防护网。 成为秦岭的亲身“守护者”,用您的双手,为抚平秦岭的伤痕贡献一份力量。
对秦岭违规穿越探险行为坚决说“不”,是我们对历史、对现在、对未来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让我们将对秦岭的深沉热爱,转化为恪守法律的自觉,让这条雄伟的中华祖脉永葆生机,让秦岭的壮丽与丰饶,福泽当代,惠及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