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秦岭学者之声 | 科学守护,共建秦岭生命家园

167 0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get.webp

get.webp


问:
作为普通群众,如何合法合规地观赏野生鸟类?

金学林:
如今,随着观鸟和鸟类摄影的普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随之而生,我们仍须强调“文明观鸟”的基本准则:保持安全距离,不干扰鸟类正常行为;着装避免鲜艳,尽量选择接近自然环境的颜色;繁殖期不拍鸟巢,不惊扰育雏;拍摄时禁止使用闪光灯;不破坏栖息环境,不折树枝、不遗留垃圾。文明观鸟的本质,是以鸟为本,而非以人的需求为中心。

get.webp

水雉(图源:西安发布)


问:
如今秦岭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产生了怎样的改变?

金学林:
最直观的改变是秦岭的鸟类从1990年的368种增加到了现在的521种。在洋县、佛坪等地,经常可以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朱鹮出没于村落周边。这一成果得益于栖息地整体修复、盗猎有效遏制和公众保护意识提升。朱鹮重新回到人类生产生活区,正是生态改善的最直接证明。

get.webp

朱鹮(图源:西安日报)

问:
随着网络上村民偶遇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像日渐增多,这一现象是否能说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达到相对充分的效果?

金学林:
频繁的“偶遇”确实反映出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我们绝不能自满。目前还是存在这几大挑战:野生动物种群局部泛滥、非法穿越问题尚未根治、栖息地破碎化、疫源疫病传播风险以及栖息地质量有待提升。更令人担忧的是,道路护栏和工程围栏阻隔物种交流,加剧了小种群灭绝风险。
针对这些挑战,首先要继续强化生态廊道建设,以科学手段缓解栖息地破碎化问题。其次要加强种群动态监测,实施更精准的保护措施。并且还要为公众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get.webp

大熊猫(图源:西安新闻网)

问:
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我们普通群众还能做什么?

金学林:
秦岭是中国的生态珍宝,其保护事业需要持之以恒、全民参与。当前群众具备了良好的保护意识,但仍需专业知识的广泛普及。
比如,遇到贩卖野生动物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而不是用购买的方式解救动物——购买反而会助长非法贸易。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学、理性和合作,构筑人与自然真正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get.webp
金学林教授正在科普观鸟注意事项(图源:西安野鸟会)

结语

通过本期《学者之声》的对话,可清晰梳理秦岭野生鸟类及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路径。珍稀野生动物 “偶遇” 频次增加,成为生态改善的直观印证,这得益于栖息地修复、盗猎遏制与公众保护意识提升的协同作用。

同时,当前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多重挑战,尚存部分问题亟待破解。对此,需以科学手段推进生态保护,并为公众树立科学观念,遇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时坚决举报,以理性行动助力保护。

秦岭生态保护是需长期推进的系统性事业,金学林研究员的分享既展现了野生动物保护向好的成效,也明晰了 “以鸟为本” 的鸟类保护初心与多方协作的重要性。唯有整合科研力量、监管举措与公众参与,方能持续守护秦岭生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