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举办。
本次大会全面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举办专题论坛,强调将“保护”作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首要任务,探索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实践,打造面向全球的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入文化动能。
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的保护一直是重要课题。本次论坛上,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以“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展示方式亮相,呈现出一份亮眼的“数字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成绩单。
从全人力一步步测量、复核城墙的“身体状况”,到人工与科技相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全方位应用,西安城墙的保护在科技的加持下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数字化新路径,生动诠释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时代命题。
守护千年遗产 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驱动”
数字化技术的加入,让西安城墙的守护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驱动”。
2023年以来,西安城墙建立了集文物保护、文旅运营、应急管理、防汛指挥、巡查五大业务模块于一体的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平台汇集15类业务数据,114种系统功能,并依托6大AI算法实现“技术+场景”双轮驱动。
城墙全线布设了3000多个监测点与1300多套智能设备,实时采集墙体裂缝、沉降、位移等关键数据,并由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全天候比对分析,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便会自动触发预警。
“我们对13.74公里城墙整体、34栋重点建筑、18个城墙门洞及登城马道进行三维建模,打造了厘米级、高精度的西安城墙全域数据模型,将各种独立信息统一共享到数字方舱。”西安城墙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其核心优势更体现在“感知全域化”与“管理协同化”两大维度。通过地质雷达、激光扫描等10余种技术实现毫米级无损探测,犹如做全程“CT扫描”般为城墙建立精准 “健康档案”。更依托 “空地一体” 巡控系统,建立起从数据采集、风险研判到处置反馈的闭环机制,大幅提升响应效率。
平台上线后,城墙病害识别效率提升80%,风险预警响应时间更缩短至5分钟以内。
夯实数字根基 10余个联合实验室共造文保标杆
在西安城墙管委会信息中心,一个数米长的数字大屏横贯整个房间。
轻点屏幕,各个登城口的入园人数、游客多寡一目了然;“绿黄橙红”四色预警实时显示各监测点位的墙体“健康状况”;城墙上的积水情况、护城河的水质也通过数字化手段及时回传……直观且高效的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目前,西安城墙已依托10余个联合实验室,取得33项软件著作权、6项专利、72项数据知识产权证书。
同时还荣获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十佳案例、2023年度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2023年陕西质量变革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卓越之星奖”、2024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数字化转型实践奖、入选陕西省首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等多项国内外荣誉。
西安城墙数字方舱“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合作模式、技术应用与人工智能赋能等方面表现突出,不仅是技术赋能遗产保护的标杆,也是中国在文化遗产治理领域的创新缩影。
正如本次互联网大会所倡导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目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同行纷纷前来交流合作意向,展现了“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的国际吸引力。
数字赋能文旅 实现“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 在实现精准保护的基础上,西安城墙“数字方舱”更致力于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
“数字方舱”对城墙的高精度还原,为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西安城墙MR体验项目《金甲卫城》让观众化身古代守城将士,在混合现实技术中感受攻防博弈的震撼场景,创造了日均超5万人次的沉浸式文化消费新场景。
数字方舱管理平台还着力构建“产学研用”创新共同体。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机构打造全链条碳管理体系,助力西安城墙获颁国内文保遗址类5A景区首个“碳中和”认证;智能客流监测系统实现景区承载力动态调控;护城河智慧水务平台则确保了古城“金腰带”生态健康。
在“数字方舱”的守护下,“科技+文旅”更让古城垣焕发新生机。一艘艘无人驾驶智能游船荡起涟漪,云地图“线上+线下”感受城墙的一砖一瓦,戴上VR眼镜用无人机视角沉浸式飞跃城墙,还有一场场技术加持的“大唐迎宾盛礼”带来文化盛宴,西南城角现代化光影秀让城墙成为“巨幕”,令人目不暇接……
正如此前CCTV-13《东方时空》节目的报道:“借助数字技术,西安城墙保护从传统‘修修补补’的被动模式,转向了‘提前预防’的主动模式,为文化遗产筑牢全天候的‘防火墙’。”
未来,曲江新区也将继续着力应用数字技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促进文旅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智慧化,书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崭新篇章,为全球文化遗产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曲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