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从小区设置了3台自助垃圾回收机后,西安市团结南路2号小区内,老人翻垃圾、部分楼道杂物堆积问题大幅减少。面对业主投诉多年,且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小区业委会一直没放弃,多种尝试后为小区引进了自助垃圾回收机,让这一难题终于有了破解思路。
痛点 挥之不去的小区痼疾
许多小区长年上演着两场无声的“战争”:一场是老人与垃圾桶的“争夺战”,翻找声常在深夜窸窣作响;另一场是居民与楼道杂物的“空间战”,旧家具、废纸箱常年侵占消防通道。西安市团结南路2号小区也不例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挤在小区垃圾分类回收台翻瓶子、抢纸盒的老人成了小区的‘日常’,”团结南路2号小区业委会成员权女士告诉记者,小区建成于2004年左右,业主约有900多户,一开始小区秩序很好,并无老人翻垃圾等问题,但这些年不知怎么回事,翻垃圾、堆杂物的情况越来越多,小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法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称,老人翻垃圾的情况最早得追溯到西安实行垃圾分类后,“以前垃圾混扔,就算有老人翻垃圾的情况,也是零星的。实行垃圾分类后,业主会主动把可回收垃圾扔进可回收垃圾桶里,这就给很多捡拾垃圾的人提供了便利。”她告诉记者,一开始捡可回收垃圾的老人就那么三四个,但后来越来越多,甚至周边小区的老人也过来翻,有的老人还会因为抢“垃圾”吵架,可回收垃圾桶翻完了就去翻其他垃圾桶,将原本装在桶内的垃圾翻得到处都是,给保洁员额外增加了很多清扫工作。 物业在小区贴出温馨提示、在业主群发通知,提醒老人不要翻垃圾桶、不要将捡拾的垃圾废品堆在楼道,但收效甚微。后来,物业又想出“积分换礼”的办法,业主分类投递垃圾后可获得“积分卡”,累积积分卡可以到物业去兑换洗手液、肥皂、洗衣粉等,但效果也不理想。 “劝老人别翻!他们觉得断了生路,抵触情绪大;清理楼道杂物!前脚清走后脚又堆,都是居民觉得‘值点钱’不舍得扔的废品。”物业工作人员也很无奈。 当然,小区业主也是怨声载道。“有的老人看到你手里拿着纸盒,就想要走,物业放在大门处方便大家运大件物品的小推车,也经常被老人拿来运废品,太脏了。”该小区业主称,小区很多老人并不缺钱,捡垃圾就是觉得别人捡去卖钱,自己也得捡,不然亏得慌,“我婆婆也动了这心思,好在家人劝住了。 解法 业委会引进自助回收机“精准拆弹”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西安市碑林区郦景豪庭、大华花园等小区,就引进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该回收机实行分类计价,其中金属0.6元/公斤,塑料为0.7元/公斤,纺织物为0.2元/公斤,纸类为0.7元/公斤,饮料瓶为0.04元/个。 团结南路2号小区业委会成员权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小区翻垃圾、堆杂物的问题,业委会多方考察,最后商讨决定引进自助垃圾回收机。他们考察发现,西安目前垃圾自助回收机公司不少,但并不是所有小区都有引进垃圾回收机的条件。考虑到设置机器及运营后期分拣等成本问题,很多垃圾自助回收机公司都偏向于在体量较大的小区投放,几百户业主的小区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经过多方联系,小区业委会找到一家自助回收机公司,该公司称只要达到200多户就可以设置。近期,该公司为团结南路2号小区设置了3台机器,分别放在南门、北门及东门口。 这3台垃圾自助回收机设置后,效果比业委会预想得还要好。小区业委会一名成员称,最近这段时间,小区垃圾分类处乱翻垃圾的老人大幅减少,偶尔有,也是零星一两个。此外,楼道堆杂物情况也改善了不少。 >>各方声音 小区业主:自助回收机变现十分方便 8月1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该小区南门外看到,1号楼与2号楼之间的绿化带西侧,设置了高2米多、宽1米多的黄绿色“爱回收”机器。记者采访时,一位业主正拿着几个快递纸盒准备投入。他告诉记者,使用机器前需要注册,投递垃圾时扫描机器上的二维码或者直接输入手机号码就可以,投递后机器称重,一公斤0.6元,即时到账,账户累积达到1元后即可提现,十分方便。 小区业主曹女士称,以前家里有什么不要的衣服、被褥什么的,扔到哪儿自己都发愁,虽然网上也可以预约废品回收商家上门回收,但流程比较麻烦。现在小区有了自助回收机,回收这些还能变现,确实很方便。 记者还看到一位老人拿着一袋饮料瓶打算投递到自助回收机内。她说,瓶子都是孙子喝完的,之前自己也在垃圾分类台捡过垃圾,“就是觉得扔到那里看着可惜,我捡回去攒成一堆好歹卖点钱,”老人笑着说,小区设置这个机器后,一开始自己不会用,也不知道是干啥的,物业工作人员帮她注册好,教她怎么用,试了几次,觉得挺不错,“说句实话,收废品的就在隔壁小区,大热天提过去受罪,还不如扔在这里,一样有钱。” 经营公司:已在西安设置1909台机器 8月19日,“爱回收”所属企业西安分公司城市经理许超告诉记者,该公司的自助垃圾回收机2022年进入西安,截至目前已在高新区、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高陵区、灞桥区、浐灞等设置了1909台机器,覆盖居民超135万人,预计下个月底就能达到2000台。 “居民小区按照200户居民一台的比例,我们会免费将机器安装、设置好。”许超告诉记者,居民通过扫码投递,可将纸板、塑料瓶、衣物、金属、电子废弃物等可回收物投递进机器内,微信内可提现。居民利用“爱回收”微信小程序,还可以实时查询距离自己最近的机器位置在哪,是否满柜。 记者在团结南路2号院采访时,打开“爱回收”微信小程序,点击“生活杂物”后可看到,周围3公里范围内共设置有机器185台,周边枫叶新都市、伟业公馆、紫薇臻品、响塘文苑、美立方等小区内均设置有自助回收机。 记者看到,该小程序还会显示每台机器“可投”“压缩中”及“不可投”3种状态。 许超称,考虑到运行成本,他们设置机器时,一般会联系辖区街道、社区,一次性在辖区多个小区铺设。 社区负责人:有的拾荒老人并非经济困难 东辛庄社区负责人观察发现,有的拾荒老人并非经济困难。他所在的东馨花园作为农转居安置小区,很多老人是收租的房东,子女工作不错,退休金也有保障。“他们就是节俭惯了,看到瓶子、纸箱子就想着攒起来卖钱。说句夸张的话,有时候碰到一个饮料瓶盖,他们都会捡,想着积攒到一起还能卖个一两分钱”。在老人眼中,这些被丢弃的物品不是垃圾,而是可二次利用的资源。 88岁的周奶奶诠释了这种心态。每月有4600元退休金的她,仍会攒一周的塑料瓶和纸箱去卖。她告诉记者:“我小时候家里姊妹7个,吃了很多苦。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勤俭节约习惯改不了。”节俭一辈子的她连头发都自己剪,儿子说理发店10元就行,她却坚持自理。 在采访中,也有部分市民表示,不排除不少老人捡拾垃圾、翻垃圾桶是“从众”心理,看到别人捡去卖钱,自己不捡好像就吃亏了。当然,也确实有不少老人生活困难捡拾垃圾补贴家用,或出于其他原因捡垃圾。对于这些人来说,自从小区设置了自主垃圾回收机器后,他们能捡到的废旧物品肯定就少了,相应的这部分收入也就少了。 业委会成员:解题思路的价值远大于机器本身 团结南路2号小区业委会成员权女士坦言,设置垃圾自助回收机解决小区翻垃圾、堆杂物的沉疴,也许不能完全解决老人拾荒的问题,但起码为解决类似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解题思路。“我们的想法是‘精准满足需求’,理解老人翻垃圾(经济+心理需求)和楼道堆杂物(囤积待售心理)背后的真实动因,而非简单禁止或粗暴清理。”她称,设置这些机器就是提供合法、便捷、有尊严的替代方案,引导行为自然转变,让业委会和物业从“清理者”、“劝阻者”变为“引导者”。现在宣传重点是“方便、干净、能换钱”,大家接受度高多了。” 对于因生活困难确实需要依赖捡拾垃圾废品的情况,权女士称,这就需要街道、社区甚至更多社会层面给予关注。 “解题思路的价值远大于机器本身,这个还算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尊重替代了驱赶,用便捷化解了囤积,用微小的经济杠杆撬动了困扰社区多年的沉疴。它证明,面对‘老人翻垃圾’‘楼道堆杂物’这样的城市治理顽疾,真正的解题之道或许并非围追堵截,而在于找到那把能精准打开居民心结、满足其深层需求的钥匙。”权女士说道。 >>记者手记 并非只是“多了一个扔垃圾的地方” 自助垃圾回收机的到来,并非简单的“多了一个扔垃圾的地方”,而是用一种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方式精准击中了社区治理的痛点。 回收机提供的即时、可见、便捷的微收益(每公斤0.6元),有效替代了翻垃圾桶的低效的经济来源。操作简单(扫码-投递-即时到账),让老人感受到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收益的成就感和掌控感。“老人翻垃圾现象基本消失”并非强制禁止的结果,而是提供了更优选择后的自然消退。 科技真正的善意,不在于消灭某种行为,而在于为这种行为提供更体面的出口。当老人挺直腰板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智能机,扫码时眼角的笑纹里,藏着的是比硬币叮当声更珍贵的尊严回响。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群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