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忆高陵李观苏之挤暖暖
虽然已经立秋,但西安这几天非常的闷热,前几天抖音上有博主打趣的说,好好珍惜夏天的温度吧,到冬天要想得到温暖得交暖气费,虽然是段子,不过我却因此回想起了我们八零后小时候的取暖场景。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物资还很匮乏,那时候万元户都是现在许皮带一样的神话,农村的学校窗户连玻璃都没有,为了抵御风雪飘进教室,老师让我们回家一人带一片塑料纸,然后用木条压着钉到窗户上,不过还是冻得不行,那时候只能自己穿暖和点,什么火车头帽子,棉窝窝鞋,棉袄等。即便这样,同学们的手,耳朵脚还是被冻的红肿,有的都烂了结痂了,一旦到中午气温起来后,痒死个人。
记得我小时候早上上学前母亲总会早起十几分钟,用胳膊把我的棉袄袖子和棉裤筒暖热,然后叫醒我,穿的时候一点都不冰了,母爱伟大,回想起来都是幸福的。
回到正题,我要说的挤暖暖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的小孩肯定不知道,因为现在的教室都有暖气和空调,顾名思义,挤暖暖就是一句话的缩写,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拥挤产生热量或使人感到温暖,达到暖身子的目的,通常会选择在墙角,最里面的人一般占据墙角后,只要喊一声挤暖暖喽,后面马上会有一个接一个的同学挤上去,一边挤还一边加速撞击,最里面的人最后会被挤出来,然后到尾巴排队继续挤,如此循环往复,挤的不但热闹,也起到了运动的效果,如此一场下来,还真的促进了血液循环,浑身热乎乎的,这就是八零后课间十分钟的取暖方式之一。其实还有其他的取暖方式,以后慢慢分享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