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悦美小区门外张贴了“骑手友好社区导引图”,清晰标注小区楼栋分布等信息。
悦美小区南门外的外卖车辆临时停放处 德福巷社区内的工会驿站 近年来,我市不少社区持续升级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不仅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基础保障,更针对性地推出骑行地图等实用指引;在此基础上,各社区还结合自身特点延伸特色服务,让奔波的骑手倍感温馨。而骑手们在点赞这些举措的同时,也期盼能进一步破解骑车“进门难”“时效紧”等配送问题,让奔波之路更顺畅。 骑行地图+基础服务 助力骑手便捷出行 最近,在长安区悦美小区南门,骑手们都能看到张贴的一张“骑手友好社区导引图”,导引图清晰标注了小区楼栋布局以及其他出入口位置,还列出位于社区内的“工会驿站”服务清单,涵盖手机充电、饮水、图书阅读、免费休息区、雨伞雨衣、急救药箱、微波炉、冰箱等多项服务。除了导引图,旁边一棵树上还悬挂着“外卖车辆临时停车处”标志牌。 “小区里的25栋楼像搭积木似的排列,上次送餐到12号楼,我跟着手机导航在小区转了10分钟,超时被罚了钱。”7月28日中午12点多,一位外卖小哥擦着汗告诉记者,如今进门就能看到导引图,精准解决了他们的痛点,让人倍感贴心。 一旁的保安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外卖车辆专属停车区,车都规矩停在这儿,他执勤时顺手就能照看,骑手取送快了,居民进出也方便。“以前午间订单高峰时,外卖车随便停在门口,非机动车和行人挤在一起,堵得水泄不通,别说送餐快了,进出都费劲。”保安说。 “小区南门是外卖小哥必经的出入口,把车停在这附近既方便又不影响通行。”说起这些变化,社区工作人员说,去年社区联合该小区物业专门规划出了专属的停车区,近期又制作了“骑手友好社区导引图”贴在显眼位置,帮助不熟悉小区的骑手快速找到目标楼栋。 记者走访发现,不仅悦美小区,莲湖区红庙坡街道青门社区、长安区郭杜街道东街社区等都纷纷推出类似骑行指引图。青门社区考虑到老旧家属院门牌经风吹日晒后掉漆,有的干脆没了标志,社区特意打印了40多张A2铜版纸地图,除贴在小区门口和骑手常歇脚的地方,还主动分发给骑手,帮他们高效规划路线。 除了“指路”,社区对骑手们的关怀还延伸到日常需求上。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兼具驿站功能,里面配备冰箱、微波炉、书吧等设施,成了骑手歇脚的便利角。在碑林区德福巷社区,还备了三张休息床铺,供骑手短暂休整;莲湖区唐都花园社区联合爱心企业免费提供瓶装饮用水,为骑手送去实实在在的便利。 暖心举措聚人心 新就业群体融入成“家人” 7月29日早上9点多,位于星火路与红庙坡路十字东北角的“小哥广场”上已聚起三四十名外卖骑手,这是他们定期晨会的场景。此前,两家外卖单位常在附近开晨会,因离居民区近遭投诉。红庙坡街道红辉社区实地查看后,选中这片宽敞且远离住户的区域,既解了骑手们的难题,也让居民少了困扰。去年12月,这片空地被红庙坡街道正式命名为“小哥广场”。有了这个固定据点,骑手们碰面交流多了,和社区的互动也渐渐频繁起来,心与心的距离悄然拉近。 骑手屈鹏辉对这里感情很深。去年4月29日,他送单经过附近路口,发现机动车道间存在增高铺设路面,形成道路高低差,存在车辆剐蹭、侧翻等隐患。他在社区微信群里提了这件事,没想到,很快这里就立起了醒目的警示标识牌。“社区给了20个积分,我换了袋大米。”屈鹏辉笑着说,现在路过那儿,看着同行们稳稳经过,他心里特别踏实。 “送餐时发现有树枝被雪压断挡住道路”“家中独居老人摔倒”“快递站门口有流浪狗出现”“楼道有杂物堆积存在安全隐患”……翻开社区工作人员的台账,骑手们提供的一条条线索映入眼帘。何时反映、如何解决,一目了然。工作人员介绍,自2023年建群后,这些“移动眼睛”的每次出手,都能攒积分,换爱心物资。 记者在红辉社区看到,一组柜子展示着爱心企业捐赠的物品,从米、面、油到生活用品。不管骑手们反映任何问题,解决后都能累计积分,兑换相应的物品。这些骑手们已经从“路人”转变为社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而在一旁的照片墙上,骑手们的笑脸也格外醒目。“尽管骑手人员流动性大,社区的文艺汇演、科普讲座、趣味活动之类的我们都在群里发通知,哪怕每次他们只来几个人,我们也总牵挂着他们。”社区工作人员说。 “进门难”“时效紧” 骑手盼解决切实痛点 “骑行地图一目了然,尤其对我们新手来说不容易迷路,能省不少时间;社区的各项设施随时能用,累了还能歇脚,这些细节都太贴心了。”7月28日13时,在金辉天鹅湾小区送餐的暑假工韩同学坦言,社会各界提供的服务让他少了奔波的辛苦。 不过,这位干了近一个月的年轻骑手也向记者道出了同行们的普遍困扰。一是部分小区骑车进门难。外卖车辆不被允许进入,骑手只能步行送餐,遇上大型小区,来回得浪费大量时间;二是送餐时间紧张。每单平均时长约30分钟,骑手一般都同时接好几单,一个耽误,连锁反应明显。 不少骑手也表示,社会各界的关怀让他们倍感温暖,但比起这些,真正能帮他们“跑”得更顺的,是切实解决骑车“进门难”“时效紧”等实际问题。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我市有些小区、商住楼压根不让骑手进入,物业管理者要么在门口设置了放置外卖的桌柜,方便居民自取;要么由物业工作人员在门口收集外卖后,再集中为居民分送。很多物业管理者之所以不让外卖车辆进入小区,主要是因为考虑安全问题,骑手往往因赶时间骑车速度快,这是他们最担心的;其次,外卖车辆频繁进出可能轧坏绿化带和步道砖,影响小区环境,引发居民矛盾。 对一些小区物业的顾虑,多名受访骑手表示理解。曾做过保安的骑手小杨说:“以前当保安时拦过外卖员,懂物业担心安全的顾虑;现在自己干这行,也深知骑手的难处。”他盼着能有双方都接受的解决办法,让大家都方便。 文/图 记者 陈静
来源:西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