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讨论] 北京媒体锐评男子地铁辱骂他人:北京地铁永远欢迎沾着泥巴的普通劳动者

1251 1
发表于 2025-4-21 14: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北京地铁5号线车厢里,一位大爷因嫌弃邻座男子衣着脏,对该男子破口大骂,称“穿这一身跟要饭似的”。虽然被骂男子解释称自己都没靠座位椅背,但大爷仍旧不依不饶,继续对该男子进行歧视性辱骂。此举引得周边乘客看不下去,纷纷对大爷进行劝阻批评,更有一位女性乘客主动要求换位,坐到了被骂男子旁边。
4月19日,北京警方对此事进行通报:违法行为人赵某峰(男,61岁)因座位问题,与邻座两位乘客产生纠纷,期间多次辱骂对方,扰乱乘车秩序,后被其他乘客劝开。已依法对赵某峰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事情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引起舆论关注,北京市本地媒体《北京晚报》4月20日11时许在评论文章《锐评|61岁赵某峰被行拘!地铁辱骂乘客暴露内心的“脏”》中就一语中的:“粗暴言语尽显傲慢与偏见,还大言不惭地用传统文化给自己背书,真正可笑的,是赵某峰狭隘的认知和扭曲的价值观。”
《北京晚报》文章介绍,网传视频截图面对赵某峰带着脏字的羞辱,被骂者和同行旅客的反应才值得称道。被骂的乘客应该是一名务工人员,他摆手解释,表示自己连靠背都没挨上;后者或是提出跟被骂者挨着坐,或是帮被骂者说话,指责赵某峰无理取闹。一个是被欺负了还坚持讲理,刻意与身边乘客保持距离,减少对他人的影响;一个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用帮忙评理、更换座位的实际行动支持被骂者、教育辱骂人。与衣着光鲜一点就气势凌人的赵某峰相比,他们的内心显然更干净、更美丽。其实,绝大多数的北京市民、地铁乘客都是遵规守矩、文明有礼、包容谦让的。赵某峰将个人偏见凌驾于公共秩序之上,代表不了北京市民,与北京城市的文明氛围格格不入。正是因为这一点,他的言行才会显得刺耳扎眼。
北京公交警方的迅速处置获得一片好评。依法惩戒赵某峰,既是给无端被骂的乘客撑腰,也是给公共交通文明护航,再次向社会传递“公共秩序不容挑衅、文明底线莫要践踏”的信号。捍卫法治的刚性,需要职能部门在事件处置中亮明态度;守护城市的温度,需要市民游客在日常相处中互帮互谅。只有推己及人的关怀越来越多,地铁车厢才会越来越“宽”;当挺身而出的善意互相点亮,交通轨道上一座座流动的“城市会客厅”也会越来越暖。
正如《北京晚报》文章总结:衣衫可以洗涤,偏见却会蒙蔽人心;辱骂乘客衣服脏,暴露了内心的“脏”。北京地铁,永远欢迎沾着泥巴的普通劳动者,任何对劳动者的歧视都该被逐出车厢。
20日晚间,北京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北京晚报记者署名的方式全文刊发了上述文章。
20日下午,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文章也对北京警方的处理方式给予了肯定。
红星新闻的评论指出,北京警方的这种执法表态,为此类事件树立了标杆,此次依法将公然辱骂他人的“赵大爷”行拘,也是继续表明对这种侮辱歧视、扰乱公共秩序言行的“零容忍”。在维护法律秩序、维护个人尊严之外,也彰显了对“打工人”的人文关怀和呵护
地铁属于公共场所,如此场合大放厥词,大肆发表歧视性言论,冒犯的不仅仅是被骂者一人,而是千千万万的城市基层务工者。正是有了他们身上的汗水和污垢,才有了城市的光鲜和体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一些体谅与礼貌,少一些傲慢和戾气。在道德规范、法律法规面前,也容不得一些人颐指气使、动辄恶语相向。
红星新闻的评论也提到,但也要看到,“赵大爷”绝不能代表北京人,相反,那些主动站出来劝阻、批评辱骂行为的,才真正凸显北京人的文明和素质。一句句“打工人怎么了”“你为什么骂街”的“正义叩问”,戳疼的是辱骂者的腰杆,温暖的是打工人的心窝。
同样在20日下午,红网的评论文章关注到了另一个领域的讨论:诚然,法律对赵某峰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结果大快人心,但藏在“外貌攻击”行为背后“以貌取人”的偏见思维,才是更值得警惕的文明隐疾。
破除“以貌取人”偏见,还需多管齐下。一方面,法律要关注到社会上存在的“以貌取人”的隐性歧视,并及时进行硬性干预,以保障人们不会因为外貌不同在职场等领域受到区别对待。另一方面,更需要从文化层面进行价值重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引导等方式让“内在修养比外在容貌更重要”“多元审美取代单一标准”等健康观念成为社会共识。当我们能够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外貌差异,用理性的思维克制外貌成见,才能真正告别“以貌取人”的傲慢。
红网在评论文章中表示,这起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审思社会文明的契机,当对外貌的恶意批判还能在公共场所刺伤他人尊严时,我们应当看见,在社会的文明答卷上,还有“如何尊重他人”这道“必答题”亟待完善。而只有当整个社会开始用“包容”取代“傲慢”,用“内在评价”取代“以貌取人”之时,才能算真正补上了这块文明短板。也唯有此,才能让人们在公共场所的每一次相遇,都能成为尊重和善意的注脚。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年锋 2025-4-21 15:25 赞同 +1

评论1

年锋楼主Lv.6 发表于 2025-4-21 15: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正确的舆论导向代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王皓法官的一句话,使得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倒退了一百年,这样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导致了我们人人都是冷漠的的心态和冷漠的面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