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晋剧剧本《海丝魂之烧番塔》原创作者:汤斌斌
(全本共五幕十场,遵循晋剧“四功五法”规范,融合海丝非遗元素)
【剧本说明】
1. 板式标注:【介板】【流水】【二性】【滚白】等按晋剧传统曲牌设计
2. 舞台提示:采用戏曲程式化动作与写实布景结合,标注非遗技艺符号(★)
3. 唱词规范:七字句、十字句交替,押中州韵,融入北部湾方言俚语
第一幕·丝路谍影
第一场 月下惊鸿
时间: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秋夜
地点:廉州府衙、文昌塔乱葬岗
人物:王乃宾(须生)、刘显强(武生)、法谍亨利(丑角)
场景:
(纱幕投影合浦角雕纹样,八衙役持灯笼走“龙摆尾”队形。王乃宾踏【四击头】锣鼓登场,抖袖亮靴。)
王乃宾(念引子):
“月照珠还浦,风掀南海潮,
番塔藏鬼影,且看燎原刀!”
(转身唱【介板】):
“乾体港外千帆竞,
文昌塔下暗潮生。
番鬼画笔藏刀剑——
且布天网缚苍鹰!”
(衙役呈密报,王乃宾展信疾走小圆场,突定睛)
王乃宾(唱【流水】):
“望远镜中窥军港,
乱葬岗前埋祸秧。
三更借得祝融力——
要炼妖塔镇海疆!”
(★衙役持藤牌演“八卦阵”,模拟包围态势)
第二场 塔焚妖氛
场景:
(机械旋转塔楼分三层:底层柴草堆,中层佛龛,顶层瞭望口。法谍持洋枪踞守,刘显强率兵攀塔。)
刘显强(唱【紧流水】,攀塔走“倒插虎”):
“酒瓶落地惊宿鸟,
热血浇透青砖牢!
三颗子弹穿胸过——
敢化精魂护战袍!”
(中枪“僵尸摔”,定格血泊中)
王乃宾(仰观星象,甩髯唱【流水夹板】):
“东风不借借天火,
烧透塔心炼妖魔!
火箭引燃九层狱——
起!”
(★红绸自塔窗喷涌如烈焰,法谍抱头滚“抢背”下阶,衙役以渔网擒之)
法谍亨利(念白,操生硬汉语):
“法兰西的葡萄酒,怎敌这东方火龙啸!”
王乃宾(冷笑):
“且留尔命传句话——
丝路烽火葬贼巢!”
(追光聚王乃宾,幕落)
第二幕·将相铸魂
第三场 帅帐定策
时间:1885年正月
地点:镇南关清军大营
人物:冯子材(老生)、王乃宾、苏元春(武净)
场景:
(帐内悬“海疆舆图”,十八般兵器列架。冯子材白发虬髯,持丈八蛇矛踱步,突顿矛震地。)
冯子材(唱【流水】,矛尖划地生火星):
“石墙垒起中华骨,
竹签埋下虎狼坟!
七旬老朽披金甲——”
(转【介板】劈空刺矛)
“敢教洋炮哑龙门!”
王乃宾(捧电报急入,走“蹉步”):
“越南密电传凶信,
尼格里欲破关门!
当用诱敌深入计——”
冯子材(接唱【二性】):
“且看老夫布迷阵!
苏元春!”
苏元春(持大刀“亮相”):
“末将在!”
冯子材(掷令箭):
“伏兵关隘待敌倦,
月黑风高斩贼援!”
(三人走“三插花”调度,鼓点渐急)
第四场 血战南关
场景:
(机械城墙横贯舞台,法军火枪队跳“机械舞”,尼格里唱法式咏叹调。突然号炮三响,冯子材率二子杀出。)
冯子材(挑枪刺旗,唱【流水夹板】):
“长矛挑破西洋镜,
白发敢笑少年狂!
儿郎们——”
(挥旗引“盾牌刀阵”)
“杀敌报国在今朝!”
(★清兵演“地趟刀”破火枪阵,法军跳“僵尸倒”模拟中弹)
尼格里(念白,气急败坏):
“东方的炼狱之火,
竟熔化了巴黎的骄傲!”
冯子材(长笑):
“且看这南海明月——
照着你葬身龙坳!”
(追光中冯王并立,幕落)
第三幕·薪火千秋
第五场 古今对话
时间:当代中秋夜
地点:合浦烧番塔民俗现场
人物:非遗传承人(老旦)、青年学子(小生)、冯王魂灵(生净双人)
场景:
(舞台三层结构:底层3D投影海浪,中层民国学生诵诗,顶层魂灵显形。非遗传承人持火把走“圆场”。)
传承人(抚砖唱【慢板】):
“青砖记得硝烟味,
火光照见忠魂回。
年年今夜塔又起——”
青年群(接唱【二性】):
“敢问英烈可欣慰?”
(追光骤亮,冯王魂灵踏祥云降)
王乃宾魂(唱【流水】):
“见今朝丝路连寰宇,
万吨货轮出龙门。
当年密电化5G——”
冯子材魂(笑接【介板】):
“且看新辈守国门!”
(无人机携火种飞入塔顶,全息投影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
【剧终注·四维立魂】
1. 历史考据:还原镇南关防御工事构造,考证红单船二十四炮位布局
2. 符号转译:文昌塔作民族脊梁图腾,烧塔火升华为文明传承密码
3. 技艺再生:晋剧髯口功融合傩戏“踩罡步”,传统火彩嫁接全息投影
4. 伦理重构:通过“古今魂灵对话”,将家国情怀升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幕落时地屏浮现荧光海丝航线,暗合天幕星斗,喻“天人合一”之境)
(全剧终)
专业附注:
1. 音乐设计:晋剧四大件(呼胡、二弦、三弦、四弦)融入北海咸水歌旋律
2. 武打编排:“地趟刀”吸收广西北部湾“刀山火海”傩戏步法(★非遗标识)
3. 服装考证:清军号衣参考合浦汉墓出土戎服纹样,法军制服依据1884年法属印度支那军团实物复刻
4. 道具细节:密报采用合浦汉墓出土木牍形制,电报机复原1884年莫尔斯电码机
剧本时长:125分钟(含幕间10分钟)
场次调度:采用戏曲“出将入相”与传统“一桌二椅”,结合旋转机械舞台实现时空转换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