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皮影戏剧本《海丝魂之引仙来》原创作者:汤斌斌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剧本总纲】
主题: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脉络,展现共产党员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携手打破日军封锁的壮举,讴歌跨越国界的抗战精神。
特色:
1. 传统技法革新:首创“阴阳双面舞台”“海浪千绸阵”“火药赤莲绽”等皮影机关。
2. 跨文化融合:晋剧梆子混搭琉球民谣,日语吟唱交织粤地咸水歌。
3. 哲学意象:以“樱花化血”“药箱化燕”“狗肉镇魂”等隐喻战争与救赎。
【角色谱】
| 角色 | 行当 | 造型特点 | 象征意义 |
|------------|--------|---------------------------------------|------------------------|
| 天成 | 文武生 | 西服外罩日军大佐服,腰悬铜十字架 | 智勇双全的“海丝卧龙” |
| 小野 | 净角 | 和服佩军刀,面具半面樱花半面骷髅 | 人性与战争的撕裂 |
| 厨娘 | 彩旦 | 广府大襟衫,剁肉刀嵌八卦镜 | 民间智慧化身 |
| 英船长| 末角 | 高礼帽配长烟斗,瞳孔嵌蓝琉璃 | 国际正义力量 |
| 海浪精 | 群角 | 蓝绸缠身,头戴螺钿冠 | 丝路守护神 |
【第一幕:玄海泣血】
场景:北部湾怒涛(36条靛蓝绸缎模拟海浪,机关暗藏沉船残骸)
唱腔:渔灯调混潮州锣鼓
老渔公(操控“海浪精”群影):
(念白)
"一炷香,祭那珊瑚坟里三百英魂;
二炷香,祭这丝路断了的商船帆影;
三炷香——"
(突现日寇铁舰皮影撕裂绸浪)
"祭我自己!祭我这把老骨头,要亲眼看着天雷劈了这群海夜叉!"
日军舰长(提线傀儡式机械动作):
(狂言调)
"大炮是帝国的樱花,砰砰——(炮声拟鼓点)
支那人的血,就是最美的花泥!"
(皮影机关喷出红纱,裹住难民船影)
【第二幕:双面樱花】
场景:涠洲岛礁岩(舞台分阴阳两面:阳面现现实海浪,阴面投影回忆樱花)
小野(尺八伴奏中甩袖):
(日语吟唱·能剧腔)
"劍の穗に結びしは 故郷の桜紐
(剑穗所系是故乡樱绳)
今は異国の波間に 散るは罪の花"
(而今异国浪间零落成罪之花)
(军刀劈浪,浪中现中国妇孺哭影)
天成(自阴面樱花树影走出):
(反二黄甩腔)
"当年共饮一树雪,今朝各掌生死权!
你说樱花无罪,怎奈花魂已染血——"
(抛铜十字架,光影化作红星击碎军刀)
【第三幕:迷魂盛宴】
场景:狗肉店(双层皮影:上层觥筹交错,下层暗伏杀机)
厨娘(剁肉声合桂南采茶调):
"八角茴香十八转,迷魂散入老汤瓮,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管叫那东洋恶鬼,梦里回他富士山!"
(日兵眼珠机关随剁肉节奏渐转混沌)
日军曹长(醉态傀儡步):
(狂言调)
"清酒哪有支那女人香……"
(话音未落瘫如烂泥,地下党自地缝钻出更衣)
【第四幕:夜渡惊雷】
场景:北部湾海域(24条绸缎作狂浪,两艘炮艇机关咬合航行)
天成(立舰首唱梆子腔):
"浪是阎罗索命帖,星作引魂渡厄灯!
莫道假面覆真面,且看东瀛送西瀛——"
(英国商船自天降,药箱化金燕入舱)
日军预备艇(无线电杂音中突现):
"天罗地网早已布,今夜鱼儿休想逃!"
【第五幕:赤莲绽】
场景:爆破高潮(全场暗,唯留红绸如血飘摇)
天成(笑唱滚板):
"此身早许轩辕血,何惧碎骨化长虹!
去也——去也——"
(TNT机关绽千朵赤莲,莲心现甲骨文“義”)
小野(中日双语叠唱):
"桜散る処蓬莱境(樱花零落处即蓬莱)
海の彼方は招魂の幡(海平线是招魂幡)"
(皮影碎片重组白鸽,衔药箱飞向宝塔山)
【第六幕:薪火祭】
场景:当代北海夜市(AR技术投射历史与现实重叠)
童谣合唱(新编咸水歌):
"阿公切狗肉,刀刀斩豺狼;
细路食狗肉,代代记海殇——"
(突然历史皮影涌入现实,食客与烈士隔空对望)
天成幻影(自天际降):
"莫道忠魂随浪逝,且看千帆又启航!
丝路本是同心结,系着五洲共炎黄!"
(药箱幻化万国旗,汇成红色巨轮破浪)
【幕落·海魂永铸】
技法:
“阴阳镜”舞台:左半传统牛皮雕镂,右半现代激光投影。
“火药赤莲”:改良唐代“火戏”技艺,以艾草熏染红绸模拟爆破。
“金燕渡药”:药箱内置磁石机关,随剧情飞散重组。
哲学内核:
虚实相生:樱花象征美好与毁灭的双重性,狗肉习俗体现民间“以俗克暴”的生存智慧。
文明互鉴:铜十字架化红星、日语双语吟唱等设计,暗喻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剧终
(八十四面渔鼓齐鸣,操影人现真容谢幕,海浪绸缎汇成“人类必胜”四字)
【创作注】
本剧突破传统皮影“七紧八慢”规制,首创“丝路符号系统”:
1. 海浪千绸阵:36条绸缎通过滑轮机关,可瞬间从平静波纹转为惊涛骇浪。
2. 药箱密码:每个药箱皮影暗藏摩斯电码,拼合可得《论持久战》节选。
3. AR招魂幡:终场通过投影技术,让观众手机扫码可见英烈姓名飘入大海。
此剧既是对抗战精神的致敬,亦是对皮影戏如何承载重大历史题材的突破性探索。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