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剧本《海丝魂之龙眼传说》原创作者:汤斌斌
【琼剧·新编历史神话剧】
第一幕 梵音渡海
【南海波涛汹涌,宝船破浪而行。天幕投影呈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梵呗声与海浪声交织】
(幕后合唱)
"菩提西来渡沧溟,袈裟染尽南海青。
般若法船载明月,虎患未除怎安宁——"
【追光中达摩手持锡杖立于船头,僧袍猎猎生风】
达摩:(念白)三年风涛磨佛骨,万里烟波证禅心。(转身对弟子慧可)此去合浦灵觉寺,当结南海降魔缘。
【切光转景,东山寺禅房。烛火摇曳映照壁画飞天,主持手持念珠焦灼踱步】
主持:(唱)银滩白虎噬人命,妖风夜夜叩山门。
袈裟难掩心头颤,佛前香灰积三寸。(跪拜佛像)
但求天降金刚力,扫清魔障安黎民——
【晨钟骤响,小沙弥疾奔入室】
小沙弥:(喘息)师父!天竺高僧达摩,此刻正在山门外!
第二幕 画龙潜渊
【禅房内檀香袅袅,达摩凝视案上空白宣纸】
达摩:(唱)狼毫浸透慈悲墨,朱砂点破贪嗔痴。
青龙暂隐鳞甲藏,只待点睛破劫时。(挥毫泼墨)
【舞台两侧纱幕投影龙形水墨渐成,独缺双目。达摩取青瓷瓶郑重交付】
达摩:(念白)此乃菩提树汁混金睛石粉,待那妖虎现形日,便是神龙睁眼时!
主持:(颤抖接瓶)画龙须点睛,降魔看机缘。老衲定当——
【骤然阴风穿堂,经幡狂舞。达摩猛然望向殿外】
达摩:(厉声)妖气缠梁柱,虎踪隐佛堂!
(转对主持低声)收好这"变睛神墨",寻常文墨万不可混!
第三幕 潜蛟卧波
【两年后中秋夜,寺院桂圆树硕果累累,纱幕投影累累金果化为墨色龙目】
(幕后合唱)
"青灯古佛度流年,渐忘妖氛蔽海天。
谁料沙弥非旧貌,虎牙暗藏袈裟间——"
【假扮弟子的白虎精托墨盘上,眼泛绿光】
白虎精:(唱)忍辱偷生整两载,素斋吃得齿牙酸。
今日终见降魔物,(举起青瓷瓶诡笑)毁你青龙破禅关!
【主持醉心作画,误将神墨递出。桂圆树突现幽光】
主持:(惊觉)且慢!那是达摩祖师的——
【瓷瓶已碎,墨汁渗入树根。白虎精仰天狂笑现原形】
白虎精:(念白)哈哈哈哈!老秃驴,且看本座生啖尔肉!(虎爪劈下)
第四幕 龙睁慧眼
【惊天霹雳,桂圆果实迸射墨绿光芒。两枚龙眼破空飞入画中】
(幕后急板)
"龙睛开阖风雷动,墨色翻作青鳞涌!
五爪撕破虎妖胆,佛果原在因果中——"
【青龙从画卷腾空,与白虎精激斗。龙尾扫过处,桂圆纷落如雨】
青龙:(唱)你道潜形能蔽日,我自养晦待其时。
菩提种子今结果,方知正道永不迟!
【青龙咬断虎颈,虎头坠地化为银滩奇石。青龙盘踞成青山岭】
尾 声
【现代合浦夜景,孩童在山岭放灯】
老者:(对孙辈)这龙眼甜中带苦,恰似当年那瓶降魔墨哟!
(全场合唱)
"丝绸路接菩提路,龙眼原是慧眼看。
纵使邪祟千般变,青岭永镇南海安——"
【追光定格于达摩画像,双目似有金光流转】
剧终
创 作 注
本剧融合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与合浦龙眼传说,通过"画龙需点睛,降魔待机缘"的戏剧结构,诠释"邪不胜正"的永恒主题。桂圆树吸收"变睛神墨"的设计,既符合植物特性又暗合佛教因果观。舞台运用水墨投影与琼剧传统身段相结合,在"神龙现世"高潮戏中,以琼剧独有的"叠罗汉"技法展现龙虎斗法场面,体现海丝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