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号子民歌舞剧本《海丝魂之龙眼传说》原创作者:汤斌斌
序幕:佛渡沧海
(幕启:波涛声起,船工号子回荡)
领唱(浑厚男声):
哎嘿哟——天竺云帆破浪行嘞!
众和(低沉应和):
嘿咗!嘿咗!
领唱(高亢):
袈裟裹风三冬雪,佛光照海万里程!
众和(激昂):
达摩渡沧海,降妖护众生!
(舞台灯光聚焦,达摩立于船头,手持禅杖,僧袍猎猎)
达摩(吟诵):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妖邪乱银滩,且看青龙来!
第一场:古刹惊妖
(布景:合浦东山寺,古榕苍苍,香火缭绕)
主持(踉跄奔出,川剧高腔):
白虎精,祸银滩!噬人骨,碎佛坛!
夜半闯山门,听经戏罗汉,老衲无能愧对天!
达摩(踏步上前,禅杖顿地):
莫慌!取笔墨,画青龙!
(小沙弥捧砚台疾走,达摩挥毫泼墨,画龙无睛)
达摩(掷笔长啸):
此龙缺睛待点睛,妖现方得墨化灵!
(掏青瓷瓶递主持)瓶中藏乾坤,切记!切记!
主持(捧瓶颤声):
画龙点睛传千古,今日方知佛法深!
第二场:潜影藏锋
(两年后,寺中桂圆树硕果累累)
白弟子(独白,川江急板):
剃头换袍整两年,青菜豆腐苦熬煎!
(突然眼露凶光,压低嗓音)
待我寻得破法墨,血洗银滩啖人鲜!
(背景号子声渐起,白弟子佯装洒扫,窥探藏墨处)
众僧(合唱,节奏沉缓):
钟鼓声声催日落,虎影匿踪风波歇。
只道妖邪已伏法,谁料魔心藏佛阙!
第三场:墨劫惊变
(桂圆树下,主持挥毫题诗)
主持(吟唱,川调悠长):
龙鳞果,琥珀光,清甜沁脾似佛浆。
(忽停笔)墨尽诗残禅意短,速取新墨续华章!
白弟子(捧墨疾步,暗藏狞笑):
师父要墨弟子取,误将神墨当凡漆!
(假作失手砸瓶,墨汁渗入桂圆树干)
主持(捶胸顿足,川剧哭腔):
孽徒啊!此乃降魔法器,毁之如断苍生臂!
白弟子(褪去僧袍,化白虎厉啸):
嗷——!两年茹素终得逞,今日开斋先食僧!
(虎爪高举,直扑主持)
第四场:龙睁天眼
(惊雷炸响,桂圆树迸射墨绿光芒)
众号子(急促呐喊):
哎嘿哟!千颗龙眼化千瞳!
哎嘿哟!青龙睁眼破长空!
(两条龙睛果飞入画中,青龙破卷而出,霹雳弦惊)
青龙(川江战歌):
云为甲,雷为矛,海丝路上斩魔妖!
(龙尾横扫,虎头落地,银滩骤现白虎石雕)
众渔民(欢腾号子):
嘿咗!青龙伏虎镇银滩!
嘿咗!桂圆从此唤龙眼!
尾声:青山长颂
(重阳节,百姓登青山岭,抛洒龙眼祭天)
老翁(苍凉吟唱):
九月九,望青山,龙眼甜,白虎残。
孩童(清亮和声):
达摩渡海留真谛,墨化青龙护人间!
(幕落时,达摩神像金光笼罩,桂圆树枝蔓延成海上丝路)
创作注解
本剧以川江号子为筋骨,融合川剧高腔、急板等元素,通过“一领众和”的号子形式,再现海上丝绸之路佛缘与降妖传奇。舞台设计强调“桂圆化龙眼”的魔幻瞬间(采用投影映射墨绿光芒),白虎银滩以冷光雕塑呈现,青龙腾空时配合巴蜀传统龙舞。全剧借龙眼喻正道,以川江号子的原始力量,呐喊“邪不压正”的永恒铁律,致敬海丝文化中的勇毅精神。
(剧终·号子声渐远,满台龙眼纷落如雨)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