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来自西安轨道交通集团的官方表态,可谓直接对外公开明确了西安地铁今年新开线路分别开通的节点,让大众对此话题的猜测靴子落地。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前推进,政策环境、三期建设进展、官方回复等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让西安地铁四期的报批进展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是否已向上申报?申报进入哪一环节?今年能否获批?亦是今年以来,坊间颇为关注的焦点。
XI' AN 15号线一期全线车站封顶 西安地铁三期几近收官
作为西安地铁三期规划建设的最后一条线路,15号线一期的建设进展,决定着三期规划整体完成的进度。
从官方信息来看,8月28日,西安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郭杜西站顺利封顶,至此全线13座车站全部封顶。
来源:西安地铁
整体上,全线已实现“洞通”,区间铺轨完成过半,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工程已全面展开,全自动样板段已提前实现“电通”和通信系统三通节点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15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阶段其实已经完成绝大部分内容,轨通、车站装修、“三通”、车辆抵达、试运行……一系列流程完成后,距离明年开通的目标,其实有着充足的时间,预计或许在明年上半年就能开通。
届时,西安南部将拥有一条东西横向地铁线路,连接起高新区、长安区和航天基地,满足三大区域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并且覆盖了西长安街段沿线及周边大学城区域内的众多高校,能够有效缓解该区域的交通压力。
与2号线、4号线、6号线等线路的换乘,更是会将城南接入到西安轨道交通线网之中,提升轨道交通的覆盖辐射范围和服务水平。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8月22日,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对外透露,今年年底前,西安即将开通的是“两线两段”:“十一”前会开通10号线一期、5号线东段(西安东站暂不具备开通条件)、6号线南段,12月底会开通8号线。
而6号线南段目前试运行、安全评估已经结束;5号线东段在进行试运行,已经开展开通前试运行的评估;8号线全线目前正在进行全自动场景遍历调试;10号线正处于试运行阶段,正在采集20天的关键指标等,关键指标采集完要做开通前的试运行评估。
综合来看,待明年15号线通车后,如若西安地铁四期规划仍未获批,西安地铁的“大建设”或将搁浅进入断档期,届时可能只有富平(阎良)至咸阳机场铁路项目将开工建设。
而西安地铁四期规划,到底能否顺利接档呢?
XI' AN 支撑文件仍不完善 今年报批依旧有悬念?
能否顺利批复且接档地铁三期,关键要看报批进展。但从两则陕西方面相关部门的公开回复来看,申报进度其实并不明朗。
8月14日,在西安轨道交通集团对于市民“地铁7号线进展”情况的咨询回复中称:7号线需根据城市发展、客流需求、城市财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适时纳入建设规划,上报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相关规划已经上报,正在逐级审核中,批复时间尚未确定。
而8月19日,在陕西发改委对于市民“西安地铁四期规划报批进展”情况的回复中称:西安地铁第四期建设规划,目前西安市正在积极完善相关支撑文件的办理,待手续齐全后,我们将及时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审批。
一方称“已上报”,一方称“待上报”,字面看来颇有矛盾,而这是前者的回复中“已经上报”后没有点名对象,让是否上报看起来扑朔迷离。
如果相关规划目前只是上报至陕西省发改委,那么就可以理解,西安地铁四期规划因为缺少相关支撑文件,还未上报至国家发改委。
实际上,4月份时,陕西省发改委已经表示正在完善相关支撑文件。
从西安地铁四期的谋划历程来看,2022年时,官方已经定下要在当年年底前完成《西安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逐级启动报批。
2023年,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预计2023年底可具备报批条件。
同时,西安市级层面相关部门曾表示过“力争2024年底前四期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叠加三期的建设进度,四期规划二次环评在过年期间(2月份)公示,其实大众对于四期规划在今年内获批的期待极大。
而如今报批程序可能仅走到省级层面,相关支撑文件仍有缺少,不免令人遗憾,四期规划能否在今年如愿获批,仍是一个问号。
来源:西安地铁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当下地铁规划的申报批复,严格程度与考量因素均在“加码”。
例如,在早期关于西安地铁四期规划的咨询中,官方多以“国办发〔2018〕52号文件明确,原则上本轮建设规划实施最后一年或规划项目总投资完成70%以上的,方可开展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工作。”来答复。
而实际上,在大多数人看来,在达到“最后一年”或“70%以上”的硬性指标后,下一周期的地铁规划会顺理成章的完成申报批复。
但显然,从目前的政策环境、实际批复情况等多方面分析,报批并不简单,也不容易。
例如,在近日财政部等六部门制定印发《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出: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应当依法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落实资金来源,加强预算约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
而该文件给出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定义与分类中,就包含有城市轨道交通设施。
地铁建设,的确是工程建设与运营成本颇高,多数城市地铁运营并不盈利。因而,从这一层面分析,地铁建设的确需要严控。
实际上,国家层面已经在以更加严格审慎的态度,对待地铁的审批。
这两年已审批的规划方案中城市地铁项目里程均缩水严重,今年至今尚未批复任何一座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
面对国家层面的严格审慎,西安做足“功课”后再申报其实并没有问题。
从现阶段可观察的四期规划来看,西安已经选择了主动做“减法”,例如从过程稿到二次环评线路规模的缩水足以说明问题。
可即便是主动缩减后的线路规划,仍旧存在“被砍”的可能。
可以明显的看到,西安地铁四期规划偏向拉大城市框架,侧重西咸一体化、北跨和东站综合枢纽的规划思路,或许最终批复不会带来太大的惊喜。
在财力和指标有限的情况下,届时能获批多少,西安的GDP、人口、财政收入、地方债务等数据,城市群、都市圈、双中心等国家级战略的推进情况,都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站在西安角度,定然是不希望出现地铁规划三期与四期的断档,毕竟环评公示给出的四期建设规划周期为2024年至2029年。
那么,今年西安能如愿吗?
编辑: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