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记 易俗社怀旧社区【严建设】 2024年01月11日 Thursday晴
直至1982年春节前后,我陪妻子在26中值夜班,还曾冒着严寒抱孩子挤在教职工里,站在小操场看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看的是日本的《排球女将》。
还看到一辆永久牌26吋的自行车。妻子婚前的财产就有这么一辆。当年迫于压力,我未婚妻想跟我逃婚到户县,要把积攒的270元钱和这辆自行车给我,叫我卖掉。我没卖,钱也没拿,拿了一辈子说不清。当年上海的凤凰、永久、飞鸽自行车平民老百姓根本买不到,得用工业券,都掌控在干部手中,大单位一年也没几张。凤凰永久飞鸽大链盒自行车最吃香,即使骑用了多年,洗洗刷刷在寄卖所里还能卖个原价。当年内弟有一辆凤凰28大链盒的,骑用了5年了还在东大街尚德路口一家寄卖所卖了原价。 在易俗社文化街区,还可逛各种小店,看传统的陕西戏曲表演。大戏楼下聚集着几十位年届耄耋的老者,一说是晒暖暖、一说是听戏占位置。说是待会有文化惠民唱秦腔唱眉户。听戏也不要钱。
还可品尝到当地的美食。这里有很多有特色的店铺,比如有的店专门卖传统的手工艺品,有的店则以传统茶楼为主题,能感受到老西安的茶文化。 老妻团了白运章的饺子,69.9元。实话实说,我从未在白云章吃过一次饭。其环境和服务毕竟好的太多了。两盘饺子,两大杯酸梅汤、一份花生米。饺子不错,酸梅汤凉的,喝的胃不舒服,则剩下大半。 此外,易俗社文化街区的建筑也非常有特色。这里的建筑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陕西民居风格,青砖灰瓦、木格窗棂,充满了古朴的气息。走在这样的街区里,恍惚会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 易俗社文化街区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如果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或者想要感受老西安的风情,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想回家把照片发给发小们看看。 手机QQ音乐反复播放一支老歌: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忆童年时竹马青梅,两小无猜日夜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