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边是秦声秦韵慷慨的百年剧社,一边是诗画气息氤氲的山水之地——9月7日,西安易俗社与西安市鄠邑区文化共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暨西安易俗社终南分社成立揭牌仪式,在易俗社百年剧场举行。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在本次签约后,双方将以易俗社终南分社的揭牌为契机,以秦腔艺术为纽带,展开紧密文化合作,以多样态举措促进秦腔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繁荣。
晨钟暮鼓,钟楼脚下百年易俗社的秦声易韵,唱出赳赳秦人的豪气风骨,动人心魄。秦岭北麓,“诗画鄠邑·品质新区”的名气叫响全国,连续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更是引领了鄠邑区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表示,西安易俗社作为秦腔艺坛的璀璨明珠,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编导演于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与莫斯科大剧院、法国芭蕾舞剧院并称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院。随着易俗社文化街区和博物馆的落成,现如今的易俗社也在通过新方式、新举措大力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深化交流互鉴,“鄠邑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艺术灿烂,是文化大区和戏曲之乡,有着深厚的秦腔发展热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此次双方本着遵循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正旨在促进秦腔艺术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也希望以戏曲文化为途径,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增添新动力。”
记者了解到,西安易俗社终南分社坐落于鄠邑区,在分社正式揭牌后,有了亮嗓“新阵地”的百年易俗社将加大在鄠邑区演出的频次与规模,为基层乡村百姓与在当地进行文旅体验的游客带去高品质秦腔演出。此外,易俗社还将在人才培养、剧目排演等方面,与当地基层秦腔院团展开紧密合作,提升基层院团活力,“我们还将引进鄠邑区重大文化活动落地西安易俗社本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惠敏莉介绍。
1921年,易俗社曾走出西安,在武汉成立汉口分社,把西北大秦腔唱红了“戏码头”。102年后,易俗社在新时代再度主动“出击”——惠敏莉表示,继在鄠邑区建立终南分社后,易俗社还将在陕西凤翔及福建厦门等地设立分社,“让西安的大秦之声唱响神州大地,让更多人听到、爱上我们的古韵秦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