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是钱钟书老先生在小说《围城》里讲的家喻户晓的一句话,用以隐喻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生活。 《围城》是钱钟书老先生写的唯一一本小说,讲述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一群中国知识分子的故事。故事人物及人物构成的故事本身都是原生态的,少有雕琢,少有政治功利性。我接触到这本小说是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围城》被拍成一部电视剧火了大江南北后,从投机书商那里邮购了一本(当时畅销书)。小说确实写的有趣,读来令人捧腹开怀。故事从方鸿渐留学西洋,周游列国,不学无术,花钱弄了一个假文凭回国起,开始了他滑稽人生……一位外国学者在评价中国现代文学时认为,围城是他读到的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的书。 围城不单是说婚姻围城,或许包涵了人生众多困境,如职场、商场、官场、情场、朋友场等等。方鸿渐本拿一个假学位证糊弄老爷子而有所交待,没想到被赵辛楣调虎离山似到了三闾大学任教,又鬼使神差撞上了也弄了一顶假博士帽而沽名钓誉的历史系主任韩学愈教授,不得不慌不择路地逃离;方鸿渐和赵辛楣本为情敌,却终成了朋友(和在播热剧《我的前半生》中罗子涓,唐晶正好相反)。故事中人和事离现实并不遥远,读后有似曾相识之感。人生的围城,正如我们去远足,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风景,最后恍然大悟:人生苦旅,恍若梦境,“不识庐山真面目”也;或若爬山,攀登了一座又一座山峰,到达顶点后仰天长啸:高处不胜寒!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人不可能游离于社会而孤立存在。人在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置身于社会长河之中,家庭、学校、单位塑造着他(她),他也塑造着自己努力成为其中一员,朋友是其不可或缺的伙伴。在自身成长的同时,亲情、友情甚至爱情是多么可贵啊!然而亲朋好友渐行渐远,或者说渐行渐远的是自己,因为人生的脚步停不下来。人要超越自我,追寻自由,彰显存在的价值(今人不是天天在刷屏吗),这过程中,社会成了城堡,他人成为羁绊,如果不取得某种平衡,就成了异类,一个孤独的玩家。 因此,卡夫卡《城堡》道出了:目标确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萨特更喊出“他人即地狱!”。我之读《围城》个中味道恐怕在此吧。 张纪满于2017-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