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记 80年代老摄影家的故事【严建设】 2023年08月21日 Monday 中午时分,推窗看到天空白云翻卷,大团大团的浓积云,难得一见蔚蓝天空。隔窗拍了几张,然后独自跑了趟浐灞桃花潭,在碧水蓝天下拍摄一阵。正午阳光照耀下的桃花潭游人极少,荷花凋零,荷叶反倒比夏天更为茂盛。蜻蜓较多,有只小乌龟在荷叶上晒太阳。绕湖一周回家不提。临走时抬头一看,那些云团荡然无存,可能被风吹散了。
过去困难年代,几乎没专门去拍摄风景照片的,也拍不起。都是拍摄人像。阮囊羞涩穷得很。而照相机都是120定焦距镜头,没见过变焦距镜头的。取景遴选画面都是靠前后左右移动。因此拍摄风光照片缺乏经验。1980年有一次在北大街人民剧院门前室外空地上,看到巡回影展中老摄影家陈复礼、吴印咸、石少华、张印泉、黄翔、郎静山等人的梅花、荷花、牡丹以及黄山风光照等等,心下羡慕得很。以及后来何远波的人-体摄影,现在都不是事。只是网上不能发而已。当年想象不知何年何月能随心所欲拍摄风光照片,没想到社会发展至今美梦成真。一些摄影群里招募拍摄私房照的层出不穷。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当年摄影家拍摄人-体照片,根本不敢拿出来供人欣赏,偷偷掖着藏着。影展上从未见过。尤其是1983年。那年那月曾几何时,有的人不过是拍摄了几张人体摄影艺术照,就被警察抓,被关押。封禁的非常严。以及如今有些老摄影家心有余悸噤若寒蝉。人-体摄影在1988年才开始慢慢出现,也是偷偷拍摄。80年代初期,我有几个朋友因偷偷拍摄人-体进去了。其中有寇大寿老师,前文曾叙。还有一位老同学大名叫做辛留刚,祖籍天津,曾住在东木头市中柳巷,家境好,待人热情大方,人生的英俊潇洒,是很多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家里可谓是摄影世家,其父亲和哥哥都曾在西安照相馆做摄影师,摄影技术一流。他本人在家庭的熏陶下亦摄影技术一流。
那年月几乎所有食堂的门前都会有退休返聘的老头老太看门,防备食客偷碗筷。辛留刚随口撒谎说是对门人民剧院的。那哥们端着大老碗一直走了几里路,绕过钟楼从东大街走到端履门永红熔断器厂交代给门房,并留有纸条:赵师:白米饭、烩五鲜,不要客气。后来那哥们说他师父为送饭之事非常感激他。当年在东亚饭店、大华饭店的后门都有卖垃圾菜的,就是搜罗的残羹剩饭,盛在大木桶里,一大勺子1毛钱。排队买,不容易买到,居民餐桌上没油水,有点饭店的荤腥剩菜买回家切一大锅白菜萝卜做烩菜高兴得很。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诗佛王维之名句,形容的是静静地观看云彩的变化。桃花潭公园是个美丽的公园,拥有蓝天白云和清澈的湖水,是拍摄风景照片的绝佳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