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effery 于 2023-6-30 20:03 编辑
第四节:转入佛山康复进院治疗与感受 文/田培军 手续办好后于6月21号转入了佛山市工伤康复理疗中心,的那一刻正是上班的时间,进入眼前的一幕让我不敢直视:一位30多岁的患者上身插着七八只粗钢针,身上的烧伤疤痕疙瘩不平,还有一位患者40多岁,坐在轮椅上,鼻孔插着氧气管,眼睛直愣愣的一动不动,这可能就是电视剧里面演的植物人吧? 平时见到的除了身体良好的人群以外,都处在忙碌的工作中,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心浮气躁,相比之下,是何等的幸福!之前在镇医院感觉自己是不幸的人,现在的所见,看上去让人心惊胆战,内心无比心痛,更多的想到身边陪伴他们的亲人,心里上的压力让人心碎:“眼睁睁地看着你,却无能为力”。安排给我理疗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女医生,她看过我的转院病例之后,请来了骨外科专家来会诊,那是一位50岁左右的老专家,他询问了我在镇医院治疗过程,仔细地看了我的伤脚,我看到他脸色沉静,心里格外紧张,猜想到会有不祥之感,只见专家发话了:“你做一下踝关节伸屈动作看看,然后再做下蹲动作。”我吃力的完成了指定功能测试后,专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足弓已经扁平,足跟骨明显增宽,已经无法与右脚相对称”。当时我吓得脸色苍白,心跳加速,简直不敢听下去了,听到了这些实话,心里第一反应是有点“气愤”,觉得故意在泼冷水,好像是同行多嫉妒,但承受心里严重伤害的当然是我,有哪位病人希望听到负面病状的结局,关系到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可能专家看出了我沉重的表情,又说了一句:“不过,好在功能活动还好,只是鞋不太好买,工作应该不受影响”,听到了后面的话,心里的期望值感觉还可以接受,反而心里也随之对专家逐渐理解,专家会诊后要毕竟不是要命的大病,其实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人的一生谁没遇到过挫将真实情况让患者知道,哪位医生敢保证百分百医治好患者?折?如果人生像心电图一样怦怦不动,没有高低起伏,那与没活在世上有何区别?后来在安排床位的时候,看到每个病房根据伤势的类型分分合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然后那几个房间的患者统一有相对应的主治医生负责。住下来的当晚,主治医生看见我的脚肿胀厉害,新生骨还愈合得不是很好,立马就开药先给予治疗,她看到我那么痛苦的样子,面带微笑的安慰我:“你够幸运的了,要是摔下来身体撞到其他物体伤到神经那就难治了。”听后觉得确实也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在不知足的心态下会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 到了第二天,接着就是安排身体所需的项目做化验,拍片,另外还开了一张理疗单,之后在护士的指导下逐步的了解自己要做的项目,还安排做第一次伤势评估。只见每个病人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理疗。在寻找着挽救自己的那根“救命稻草”,其中痛苦的滋味,而表面上若无其事的神情,只有患者与患者才能相互体会,彼此传递着和睦友爱的话语,万种精神压力在患者及陪护亲人与医生组成的团队中,已消声匿迹。 做理疗开始的那几天,整天像只麻雀一样东蹦西跳,转院过来才开始正式用拐走路,再加受伤恢复期反复肿胀的过程,到了傍晚,体力就撑不住了,身体先发冷,盖上被子睡下后没等多久就开始浑身流虚汗,发烧,我这样的体质在家里干体力活的时候也经常出现,想瞒着护士不说,等三四个小时就会退烧的,不想让医生担心,谁知躺下没多久,护士查房来了,先问我怎么睡得这么早,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说没事,累了早点休息,说心里话,这个时间段是患者们早己盼望的时候,他们约好吃晚饭后一起去散步,聊天,看别人跳舞,唱歌,对我来说那是多大的诱惑。护士按照惯例先给我量体温,几分钟过后护士看到了体温表,温和的对我说:“你现在发烧了,体温偏高,我去把主治医生叫过来,好好休息,别担心”。几分钟过后,医生来了,我将身体状况说给医生听后,医生立马安排打退热针,叫护士抽血做化验看是否有炎症?几个小时后,身体基本恢复正常了,感觉轻松了许多。在这几夜,护士不断的查询,包括测体温,脚疼不疼,我成了重点“保护”对象。有一个午夜的时候,我半睡半醒,朦朦胧胧,感觉到查房的护士们隐隐约约地来到了我的床边,我的伤脚凉在棉被外面,她们怕弄醒我,悄悄地给我盖上,其实那时脚酸酸胀胀的不舒服,翻来覆去睡不着,假装不知道,因为同一个病房的两位患者已进入梦乡,本想说声“谢谢”!但感激地话语只能藏在心底。,全心服务于病人的护士们医德真好,她们的精神信仰让我感到了心的呵护与温暖!接连输了五天液,一个疗程吧!在这几天也减少了几个理疗项目,身体也渐渐的适应了,脚也消了一点肿,后来一段时间内医生在每个理疗室巡检自己负责的患者,耐心地与患者沟通,自己觉得那几项效果好,再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去做调整理疗。差不多做理疗一个月了,医生安排了做第二次理疗效果评估。结果比来的时候有明显好转,用拐走路感觉不疼痛了,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开始逐步地进行阶段性功能锻炼,理疗一段时间,得到一些领悟:各种理疗就像沟渠里面堵塞了一样,帮助疏通渠道,让水流得更快,正所谓水到渠成,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合作都需要沟通,才能顺利完成目标。但万物生长规律都要一个“春夏秋冬”的过程,千万别想走捷径,身体受伤也是一样,需要一个生理恢复的过程,后期的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每天坚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决不放弃,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每天早晨看见“伤人”们三五成群地在步行,有说有笑,很是羡慕。我只能双手扶着围杆,慢慢地转圈圈,偶尔鼓足勇气,尝试松一下手,走了几步,只感觉左脚疼痛难忍,怎么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历折磨,难道成功真的像“西游记”一样,取得真经必须要面临妖魔鬼怪,一路坎坷,坚持信念,借助贵人,高人指点,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修得正果。经历以往的亲身体验,每进入一个新的训练阶段,开始肯定会痛,一般周期为十天左右,慢慢会适应,这是恢复期的生长过程,就这样,每天早上开始不依赖拐杖,渐渐地脱拐走平路,循序的加量,每一步痛苦的煎熬都会换来成功的喜悦,几天之后,欣华医院的文主任打电话询问了我的恢复情况,建议我可以适当地做上下蹲动作,走上下楼梯,扶着楼杆走,这对我来说又是一次精神上的鼓励,自己不知前面的沟渠水深还是水浅?现在给我增加了挑战的勇气,这样的基本动作对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不费吹灰之力,而我现在却寸步难移。的确,开始训练两腿无力,酸痛无比。我坚信,任何艰难只要下定决心去行动,最后肯定能战胜自己。好长时间没有活动了,我的那只好脚刚开始上下楼梯也感到无力和酸痛,正所谓“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十来天后,上下蹲由起初的做三次到现在可以做十多次了,上下楼梯也可以不用手去扶围栏了。 自己感觉到一天天好了起来,于8月1号那天,刚刚是受伤四个月,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必须把拐杖扔掉,为了让医生“放心”,我还特意将拐杖随身携带,像做弊一样看见医生来了就用拐杖行走,说心里话,医生关心的是患者的健康,同时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感,让客户对自己有良好的口碑!有 一次,刚好迈着艰难的脚步转下一个理疗,医生从我身后擦肩而过,我紧张得不知所措,希望她没认出我,谁知她突然一转眼,也许是怕认错,好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也没问我什么?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我知道她在换位思考,又有那位患者会去完全依赖医生,自己不重新站起来”?有时累得承受不了的时候心里上还是想用拐杖走一下,可刚想将拐杖放在腋下,心里又担心一旦形成了依赖思想,所有的坚持信念即将崩溃,在艰难的抉择面前,依然选择了先苦后甜,下定决心忘记“拐”。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也开始尝试加入晨练的团队,第一个早上,练了一会儿走上下坡,想休息一下,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只见一位脚伤的患者正在给他的两个孩子打电话,我听得出他通话的内容让人伤感,两个小孩,女儿13岁,儿子11岁,家里没有人照看,自己做饭,还自己在打暑假工,帮别人掰莲子,每天干活几小时,各挣了十几元,还留着舍不得花,到时开学要钱,母亲在护理他们的爸爸,知道爸爸暂无挣钱的能力,凡事只能靠自己,由于家庭的不幸让正值享福的孩子体会到了生活不容易,让幼稚的心灵过早地感受到健康才是幸福,没有雨伞的孩子只有自己奔跑! 没过多久,病房里安排来了一位新患者,只见他不到三十岁的英俊面容,坐在轮椅上,护理他的是一位年近六十的大婶,后来认识交谈后才知道那是她母亲,在三个月前,一次突发的意外打破了一个平静安宁的家庭,脑瘫导致左半身失去知觉,好在就诊及时,才慢慢得以好转,现转入康复医院理疗,由于是自费,妈妈的一句话让人心疼得感动:“现在是黄金恢复期,钱可以慢慢去挣,如果错过了三个月的康复时间段,今后我八十了,小伟怎么办啊?一辈子不能自理。”说的时候眼睛里都泛着泪花,充满着无比的牵挂与放心不下,毕竟孩子现在又未成家。伟大的母爱是孩儿一辈子都无法报答的愧疚,医院是汇聚人间痛苦的地方,健康的人们,当你们看到那一幕一幕伤残病人给家庭带来的折磨,你们是何等的幸运与无比幸福!失去了健康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不能享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健康是上帝赐予人间的礼物,后半生的痛苦遥望无期,恐惧的心里不敢往坏处设想! 在8月25号那天傍晚,脚感觉到又肿胀了起来,并且脚底伤痛,心急了,委托护士告诉了主治医生,她过来看了我的伤情,语重深长地对我说:“不要锻炼过度了,过度是毒,适度是药,你看现在肿成这样,可能拉伤,有炎症,急不得,慢慢来。”之后给我安排打了消炎针。我当时也在反思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心里也在寻求一份自我安慰,也许是气温骤变,天气预报台风来临,变天之前的劳伤预兆吧!后面几天医生让我停几天理疗,输液消炎,慢慢好转了。在8月28号上午,我的主治肖医生面带沉静地过来告诉我:“社保局给你批的理疗时间快到期了。”我似懂非懂也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后来她才给我说她已经与主任医师商议了我的状况,建议让我转到省康复医院,因为塌陷粉碎性骨折导致跟骨增宽,也叫疤痕,在短时间内理疗完全消肿可能做不到,人体生理恢复期需要一年之后才会慢慢縮型,就算再申请理疗几个月也可能达不到我的期望值。我明白了她所蓄意未表明的结果,心里也接受了所要面对的恐惧。炫外之意你可以转到广州省康复医院去理疗,我们不要耽误你的理疗康复期了。我知道自己的伤情结果后也从心里上去接受现实,降低了期望值。沉默片刻后,我答应了她的建议,抱着一颗平常心,效果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但我可以去开一点自已眼界,了解国家认可的最好理疗康复医院,是什么样的理疗方式及管理模式。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增长阅历的好机会。节选自《逆境中成长》一书 田培军著(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