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当前的城市格局,南强北弱,东强西弱,沿海强,内陆弱,东部东南部尤其强,西部西北部尤其弱。这其实是带着强烈的被殖民过的痕迹,绝不代表中华民族的最佳城市格局。 沿海城市的发达,上海、南京、广州、深圳、香港、宁波、厦门等形成超强的一极,你发现这些城市和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基本上相当吻合。也就是说,这些城市的崛起,是带着被殖民的严重痕迹的。当然初期我们是被动殖民,但改革开放后,开放的沿海城市,又是这些城市主动成为西方经济链条的一个环节,赚些小钱钱,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民族的真正城市格局。 翻开地图,你会发现,欧洲强国,法德英等,这些国家经济最强的城市,不在沿海,而在内陆。凡是被殖民过、被侵略过的国家,沿海城市才超过内陆城市。 带着被殖民过的痕迹,沿海城市远强于内陆城市,对于中国这种传统内陆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一方面,巨大的经济成果主动暴露于外地前,一旦被攻击,经济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比如疫情期间,上海封城,长三角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濒临瘫痪。 另一方面,由于先天带有被殖民的痕迹,非常容易滋生崇洋媚外,也非常容易成为西方外敌文化渗透的桥头堡。你发现哈日、崇洋等文化,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较为普遍,甚至作为二鬼子歧视国人。上海冰淇淋事件和国泰航空事件表现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因为这些经济强势的地方,并没有强势的文化,有的是被殖民过的文化残渣。你到上海,看到外滩,你会惊叹于西方建筑的精致,进而对西方文化崇拜不已。你到香港,你会错觉,你看看,还是西方文化好,造就了香港的繁荣。你从来不会思考,上海、香港的繁荣,本质就是西方精心给中国做的橱窗,就是让你进行对比,从而对自己中华文化怀疑的。 如果我们怀着对当前城市格局的耻辱感,认为这根本不代表中华民族的核心城市理念,应该重振中原、以中原为核心,以丝路为枢纽,影响世界、造福世界,这才是符合中华根本利益的城市布局。站在这个大的高度,就应该以丝路为抓手,全力支持西安、郑州、太原、武汉、成都、重庆这几个城市,进入中国10大城市的核心圈层,带动中华文化,推动中华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