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月15日,在周末休闲、踏青出游及相关文体活动等多重客流的带动影响下,西安地铁客流再创历史新高,以463.93万人次的客运量,刷新2021年4月30日448.21万人次的线网单日最高纪录。
同时,14号线、西户线分别突破了单条线路客运量的单日最高纪录。韦曲南、钟楼、奥体中心、双寨等19个地铁车站客流均创下历史新高。
一场国际顶尖体育赛事,一场演唱会,让西安感受到了顶尖体育赛事和大型演唱会的号召力,更让西安建设赛事名城的步伐迈跨了全新一步,而这背后所体现的“经济密码”也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XI' AN 顶尖赛事成功举办, 打响西安“赛事名城”品牌
4月14日至16日,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首站比赛在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如期上演。
三天时间内,来自中国、英国、德国、巴西等13个国家的运动员同场竞技,参与9个项目的竞赛。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比赛定位为国际A级赛事,代表世界跳水运动最高水平年度单项赛,亦是今年我国举办的首个国际顶尖体育赛事,西安举办的规格最高的国际单项体育大赛,年内承办的首场国际性体育赛事。
无论从赛事规格上,还是举办意义上,均让这场比赛收获了超乎以往的关注度,6个场次比赛门票销售火爆,尤其是周末场次已早早售罄,西安人的热情、赛事的成功举办,亦受到各方称赞。
图片来源:西安发布
世界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梅兰妮·贝克称赞,“这里比以前她看到过的任何一个场地设施都要好,将这项赛事带到了更高的层次。”
世界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杰西·梅纳称赞,“西安的场馆和赛事服务达到奥运水准,我会建议今后尽可能多地来西安,因为这里能够成就每一场完美的比赛。”
来自世界泳联的认可,证明西安在场馆建设、赛事组织、运营服务等方面,已经具备愈加成熟的,承办国际顶尖赛事的实力,揭开了今年“赛事名城”建设的序幕。
同时,在经济上,也让西安享受到了迟来两年的“全运”红利。
一场体育赛事的举办,带来庞大的观众流量,在门票收入外,还将带动城市酒店住宿、餐饮、文旅、交通等附加经济收入。尤其是大型、顶尖赛事的承办,将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对于提升西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极大撬动效应。
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 图片来源:西安奥体中心
重大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国内外大城市一再反复证明、作出示范。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撬动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打造更为完善的体育产业链,无疑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而在西安建设赛事名城的过程中,场馆设施建设与体育赛事引入,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引进顶尖赛事,场馆设施体系必须更为完善。
例如此次跳水世界杯赛事举办,即是借助举办“十四运”契机西安体育场馆设施质、量的齐升,作为主赛区给多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西安便与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此次赛事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西安加快体育场馆建设的步伐仍未停止。据了解,今年,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均将建成。
图片来源:西安发布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则是按照国际足联和亚足联最新标准设计建造的一座甲级专业足球场馆,可承接亚洲杯、世界杯在内的国际一流足球赛事。目前,项目主要进行外立面幕墙装饰装修,室外景观等施工已经完成,场馆南立面幕墙已大面呈现,计划年底交付。
激活场馆价值,必须引入更多体育赛事的支撑。
让高水平、大投资建设的体育场馆用起来,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而举办赛事,则是这些场馆的主要功能。
西安也曾在《西安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中定下目标,到2023年,西安将积极承办国际A类体育赛事,每年举办各类高水平体育赛事40场次以上,初步形成以赛事经济为主导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据目前所披露信息显示,近期西安将推出一项全新赛事——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下个月,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也有望落户西安,届时将有包括奥运冠军在内的600名运动员参加。
在提升自主IP赛事方面,下半年西安还将会先后举行西安马拉松赛和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另外,11月还将举行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大师巅峰赛。
随着更多大型场馆设施的投用、更多重要赛事活动的落地,西安体育大市场的潜力将被充分激活,同时带动赛事经济商业体系更加完善,建设“赛事名城”的脚步也日渐加速,通过体育这一世界语言,西安会被更多人看到。
XI' AN 拨开迷雾, 场馆赛后利用已有答案
“建这么多体育场馆的意义是什么”是西安人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实际上,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是世界范围的普遍难题。
过去几年,因为疫情的影响,重大赛事延期、线下比赛无观众、体育场馆不对外开放等状况困扰着过去的西安乃至全国。
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一方面,我们观察到像奥体中心体育场馆的部分设施已经对外开放,一方面,大型演唱会重启带动的演艺经济,让大型体育场馆综合利用这一问题也随之解答。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6.89万场,较去年同比增长95.42%;演出票房收入49.8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0.99%;观演人数2185.22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42.96%,全国演出市场快速升温已是不争事实。
尤其是在票房收入上,各大城市演唱会、音乐节一经开票就售罄的情况频频发生,一季度售出票量超过110万张,成为票房收入最高的演出类型。同时,大型演唱会也有着同体育赛事同样的带动效应。
张杰西安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西安奥体中心
今年以来,西安也成功举办了草莓音乐节、矩浪音乐节等大型户外音乐节,以及上周六在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的张杰个人巡演西安站演唱会。
紧随其后的是,今天(4月17日),李荣浩演唱会西安站正式开票,五月天西安演唱会正式通过陕西省文旅厅的审批。据公开信息统计,已官宣将在西安举办的演唱会还有11场。
今年夏天,西安将迎来一场又一场的音乐演出盛宴。
无论是演出市场客观数字上的体现,还是自春节以来延续至今的文旅火爆,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疫情的开放,大众娱乐消费的需求正在呈爆发性增长态势。
作为拥有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西安受到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西安也在用不断的创新融合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消费体验。
而西安奥体中心、西安国际足球中心这样的大型场馆,以及西安多重战略加深下的核心城市定位,和上千万的人口厚度,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便捷,使西安有着向这一市场发声的底气,未来可吸引到的大型演出也将越来越多。
实际上不单是大型演唱会,西安以沉浸式体验、场景式消费为突出特点的小剧场,演艺新空间,小型音乐现场(Livehouse)等个性化小众市场增长也十分明显,为满足更多市民文化消费需求,西安多座文化艺术场所、新型演艺空间建设明显提速。
IXIAN.CN
西安地铁客运量再破记录,而我们也清楚记录背后有着多方因素的助推,同时,相信大家也并不认为这是西安地铁的极限,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西安有望快速打破这一记录。
这也提醒我们,西安仍需加快地铁等城市基建配套建设,抓住赛事经济与演艺经济的机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撬动经济新增量的同时,将最好的西安,呈现给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