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资讯] 从官宣到开建,西安这个国家级战略落地为何仅用时三个月?

36270 29
发表于 2023-4-20 1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的重要赛道。

自年初官宣西安一举拿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地区消息以来,西安的科创实力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而抢得发展先机的西安,在短暂的舆论狂欢过后,如何用好政策、保持领先优势,即便坐拥丰厚科创家底的西安,依旧不能马虎。

近日,西安高新区以总投资39.09亿元、2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项目签约落地,正式拉开了高新区“双中心”核心区建设的帷幕。

640
从官宣到正式开建,事关西安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级战略,仅用时三个月。迅速落地背后,面临竞争的西安,已然感受到了身后来势汹汹的追兵……


XI'AN
  科创赛道上,西安位列第一方阵

当下,各大城市发力科创的支持力度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对于“国字号”的科技创新平台的争取上,已成为必争资源之一。

原因在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原始创新成果的“策源地”,而源头创新是一切的基础,也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强支撑”。

拿到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样的顶尖平台,能够获得的,不仅是国家对城市科技实力的认可,更将得到国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吸引更多资本与企业。

而依托平台所形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一项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形成一条完整的研发到生产的产业链,能够塑造城市独特的产业优势,最后织链成网,实现城市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因此,加大对科创事业的投入,已成必然趋势。

640
作为传统科创强市,西安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地区,给人惊喜,却不令人意外。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各类人才、两院院士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梯队的优势,塑造了西安分外鲜明的科创底色和创新实力。

放眼全国,以城市为单位,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中,西安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第六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第八

640
通过榜单可以清晰的看到,排在西安之前的,不乏有经济强市,先于西安获批“双中心”的城市,以及像武汉、南京这样与西安同类型科教强市。而在西安之后,也有合肥这样后发力量强势的城市。

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态势之下,西安以其实力先于成都、重庆、武汉拿下了“双中心”,成为中西部科技创新“引领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城市追赶的脚步也在加快。

近日,科技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同为西部城市的成渝,两城科技资源的叠加放大了其科创实力,在科技创新赛道上,西安无疑多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

但越是激烈的赛场,也越能激发西安的潜力。

640


XI'
AN
  全国第四个“双中心”,
  西安的底气与实力

西安作为中西部的唯一“双中心”城市,承载着陕西省和国家沉甸甸的期望。

如何承担起这一份期许,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西安需要拿出自身的实力。

而西安在一众城市中脱颖而出的逻辑,无外乎我们一直强调的高教、科研实力,以及在顶层设计上的重视、科技投入上的积极。

44所本科院校数量仅次于北京、武汉,7所双一流高校与武汉、广州等并列第四;2022年西安技术合同交易数量以6.4万项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成交额仅次于京沪位列全国第三;全西安各类科研机构460多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家、企业技术中心237家……一系列数据,清晰且客观的呈现着西安的科创实力。

640
拥有这些资源,让西安获得了成为“双中心”的机会,调配这些资源,将是确保西安建设“双中心”取得成果的基础。

事实上,从对于“双中心”建设的规划上可以看到,西安已然做好了充足准备,尤其是综合性科学中心“一核两翼”的布局,充分的考虑并涵盖了西安人才、科技、产业最为成熟的区域。

640
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由“一核两翼”构成,“一核”位于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两翼”分别位于中国西部创新港和长安大学城。

西安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一核一圈一带”空间布局,“一核”即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一圈”即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生态圈,“一带”即面向“一带一路”的丝路科技创新合作带。

长安大学城聚集着西安最丰富的高校资源,西部创新港是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秦创原总窗口核心组成部分,而核心区丝路科学城,又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西安高新区。

西安高新区的科创实力已毋庸置疑。

640
最新数据显示,在高新区,80%以上的科技企业为自主培育、与高校院所深度融合,80%以上创业者来自本地高校。80%以上的科技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产品,9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来自本土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甚至填补国内外的空白。80%以上的科技企业拥有自主研发团队。

这极高的科技含量,夯实了高新区走出依托本地科技资源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特色发展之路,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而作为“双中心”建设的唯一核心承载区,丝路科学城是高新区正在大力建设的重点区域,未来势必会投入高新区最多的资源、财力和精力。

640
据了解,丝路科学城立足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目标,部署了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光源等大科学装置为代表的中科院系创新平台。

并且已经聚集企业近4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7家,规上工业企业115家;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省级创新平台25个、新型研发机构203家,加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式发展。

今年,西安高新区还提出聚焦打造“科学、科创、产业、服务”四大圈层、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的规划,进一步释放硬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硬科技产业实力,增强对国家科技战略的支撑力。


XI'
AN
  39.09亿,20个项目签约落地,
  西安“双中心”核心区启动建设

实际上,无论从规划布局,还是项目引入建设上,丝路科学城作为核心承载区并非是西安“双中心”获批之后,方才启动建设的。

640
经过资源的重新规划和整合,自2021年西安高新区正式对外发布丝路科学城的规划蓝图,这片承载着西安科研创新发展任务的区域,已然迈开了建设的步伐。

例如位于丝路科学城科学中心组团的西安科学园,由中科院与陕西省合作共建,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早在2019年启动建设。其立项之初的目标就是要助力西安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640
目前,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即将开工建设,国家授时中心已完成部分项目调试运行,地环所即将搬迁入住,由中科院西安分院系统研究所牵头组建的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获批建设。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完善、性能最先进的地基授时系统,为我国电力、通信、金融、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以及基础科学研究、高技术研究等领域提供可靠的高精度授时保障,为物理常数精密测量、基础物理理论检验等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开放共享的创新实验平台,也将使丝路科学城成为时空科技前沿研究中心。

640
中科院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设现场

重点产业布局方面,丝路科学城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项目等一批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都在加速建设中;比亚迪12GWh动力电池项目部分厂房已投入使用;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已投产达效;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二区三期项目加速推进中……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丝路科学城雏形已现。

而4月18日西安高新区举行“双中心”核心区启动建设暨高新区二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更像是释放项目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信号。

640
此次集中开工5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92.43亿元,其中,总投资39.09亿元的2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项目签约落地,标志着西安高新区“双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这20个科创项目,涵盖中科院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光子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包括化合物半导体技术研发平台与概念验证中心等一批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项目,将围绕航空宇航、材料与制造、空天能源、智能控制、基础与共性技术等5大方向,打造“五链融合”的空天动力产业生态圈。项目主体今年内就能全面建成,投用后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未来这里将是空天技术转化中心、一流人才集聚高地和空天产业集群园区。

640
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

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验室无法实行工艺的工程化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成熟的芯片厂无法承接量小创新产品的产出问题,实现有效的工程化衔接。借助这一平台,能享受到产品研发、中试、检测等全流程技术服务,打通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化的链条。

诸多项目的引入与建设,将积极支撑西安“双中心”建设,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西安力量。

IXIAN.CN

建设“双中心”是国家赋予西安的重要使命,承载“双中心”,以丝路科学城为核心的“一核两翼”既要加速步伐,又要协同合作。

在愈加拥挤的科创赛道上,向前看,西安仍有需要追赶的目标,补齐的短板;向后看,各大城市也正在全力奔跑,西安的压力显而易见。

但压力就是动力,西安抢得了科创的先机,就要继续维持领跑,用科研资源放大“双中心”优势,用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的步伐。

我们期待未来的西安,能以“双中心”的身份,助力城市追赶超越,让西安科技走向更大的舞台。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7 收起 理由
SXSRYXA1681688 + 7 克里马擦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cssniper88 2023-4-21 09:30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2023-4-21 06:17 赞同 +1
9283 2023-4-21 00:28 赞同 +1
斗柄指东 2023-4-20 22:54 赞同 +1
微红wh 2023-4-20 22:03 赞同 +1
骊山菩提树 2023-4-20 21:18 赞同 +1
1186576017 2023-4-20 20:53 赞同 +1
无为影像之窗 2023-4-20 20:38 赞同 +1
daqinruishi 2023-4-20 20:18 赞同 +1
野谈 2023-4-20 19:44 赞同 +1
sxcjpzl 2023-4-20 19:07 赞同 +1
未来文明 2023-4-20 18:13 赞同 +1
斯纳维 2023-4-20 16:23 赞同 +1
wugonghe 2023-4-20 15:36 赞同 +1
逸清 2023-4-20 15:15 赞同 +1
人潮里 2023-4-20 15:03 赞同 +1
亲爱的路人幸福 2023-4-20 14:53 赞同 +1
陇上行云 2023-4-20 14:15 赞同 +1
辣椒红红 2023-4-20 13:55 赞同 +1
zzz111 2023-4-20 13:27 赞同 +1
SXSRYXA1681688 2023-4-20 13:25 赞同 +1
土豆马铃薯 2023-4-20 13:08 赞同 +1
无所谓的山 2023-4-20 12:29 赞同 +1
光沣霁月 2023-4-20 12:23 赞同 +1
赵航基 2023-4-20 12:23 赞同 +1
521727 2023-4-20 11:43 赞同 +1
阳光阳光 2023-4-20 11:42 赞同 +1
云潮Lv.6 发表于 2023-4-20 12: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现在西安高新区还能支棱,主要还是有比亚迪、三星、中兴站台,可见产业化的重要性。
创立高新区近30年来,本地孵化出什么样的产业了吗?
至于文中提到的西安科技力量,那些资源在不同的碗里,西安市一级都未必能吃得到,更遑论一个高新区。
吹牛很在行,干事很拉胯
瞎掰哥,西安黑:你带着成渝了不起的GDP去干掉GDP不到成渝一半的北京的科技没有? 又跑这里继续鸡蛋里挑骨头了?成渝高新区时间也不端了,又孵化出本地产业和土特产了? 至于成渝那点科技力量,难道就在一个碗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0 15:47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varlong 赞同 +1
亲爱的路人幸福 赞同 +1
苏之前 赞同 +1
某…某 赞同 +1
云潮 赞同 +1
回复 支持 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太平河畔Lv.8 发表于 2023-4-20 12: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阿,我家尽然在双中心范围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秦小雍Lv.8 发表于 2023-4-20 1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总投资39亿,不是有点小了是很小,能不能投资1000亿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亲爱的路人幸福 赞同 +1
1348451130 赞同 +1
某…某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附加值Lv.7 发表于 2023-4-20 13: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航天还扶持了个隆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微红wh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亲爱的路人幸福Lv.10 发表于 2023-4-20 14: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潮里Lv.0 发表于 2023-4-20 15: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泾阳不相信分裂Lv.8 发表于 2023-4-20 15: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ugongheLv.7 发表于 2023-4-20 15: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本帖最后由 wugonghe 于 2023-4-20 18:43 编辑
云潮 发表于 2023-4-20 12:16
创立高新区近30年来,本地孵化出什么样的产业了吗?
至于文中提到的西安科技力量,那些资源在不同的碗里,西安市一级都未必能吃得到,更遑论一个高新区。
吹牛很在行,干事很拉胯, ...

瞎掰哥,你又出来煞有介事的瞎白话了?   上次别人发帖祝贺西安获批全国第四个科技双中心(前面三个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大湾区),你娃居然突出来声称西安没有什么科研单位,不如成渝。结果被大家群殴!都知道你是成渝吹西安黑,但是你这已经不只是唱衰抹黑西安,你是在瞎着眼睛和国家唱反调!  知道不??真没见过你这么蠢的低级黑!  
后来又改口,又死缠烂打的拿GDP总量说事,说陕西GDP不到成渝的四成,因此你臆测出西安的科技中心会被成渝取代。老纸截图科技部等公开数据再次打脸你娃,结果你这瞎掰成性的家伙最后送我一个“表格弟”的称号,你真的皮厚。当然,出于礼貌,我也送你一个“瞎掰哥”的名号。你这种长期只带一张嘴出来混的,是在真诚具体的提意见提方案,还是一味的唱衰抹黑,相信大家能看得清楚。

不是建议你带着成渝了不起的GDP,去直接干掉GDP不到成渝一半的北京的科技实力,然后你成渝就天下第一吗?    你给他们详细阐述你的“成渝经济规模更大,所以在中长期看,科研成果和科技资源也会比北京好”的重大理论成果没有?
我估计你是被人啐回来了,不然又跑这里继续鸡蛋里挑骨头?  你是欺负老陕忠厚好忽悠??
那成渝高新区时间也不短了,又孵化出怎样的本地产业和土特产了?
成渝那点科技资源,难道就在一个碗里,而且都被成渝一级吃得渣渣都不剩?  
吹牛很在行,吹成渝,见缝插针的吹。唱衰不在行,时时事事的唱衰西安,结果却总是被揪着打脸。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likaiss 赞同 +1
cssniper88 赞同 +1
微红wh 赞同 +1
1348451130 赞同 +1
周至座山雕 赞同 +1
未来文明 赞同 +1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斯纳维Lv.8 发表于 2023-4-20 16: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牛A~牛C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ugongheLv.7 发表于 2023-4-20 16: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牛、牛、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