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记 热热闹闹焦岱镇赶集记【严建设】 2023年1月4日星期三。阴。
虽说是阴天,也难以阻遏四村八乡人们赶集的热情。早上9点蒙不占茅坑相邀,驱车跑了趟蓝田县的焦岱镇,该地风俗为三六九赶大集。
今日早课写的是黄巢的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们顺利抵达焦岱镇,在政府大院停好车子,很快融入到密集的赶集乡民人堆了。镇政府大门两侧有副楹联:拥文明国度聚马列旭光发奋图强为国计;启富裕民风,圆镰锤绮梦,务实治理利民生。可谓别开生面,圆镰锤绮梦字词在政府门前楹联中较为罕见。尤其是绮梦。郁达夫诗:一春绮梦花相似,二月浓情水样流。哈哈哈,好句子。
今次为了街拍,我专门安了个随机头,方便快速聚焦。当然焦段不大理想。
每逢赶集,焦岱镇就热闹非常,民间烟火味浓郁,林林总总卖啥的都有,小吃尤其火。整个展现出一幅民间民俗画卷。若张择端在天之灵有知,或许在云端发出会心而欣慰的笑容。那些卖春联的,也给集市贸易平添过年的气氛。不过我跟不占茅坑拍摄时,听见有摊贩指着春联跟顾客说,明年就是虎年,捎一幅带虎字的最吉利。
我每次来焦岱镇,总要吃点油糕豆腐脑油饼或红米饭之类小吃,此次没吃。不占茅坑说午饭有人管。而卖烩菜红米饭的扩大了阵营,冒出了五六家,此前好像仅此一家。价格还是10元/份,俩搪瓷大碗,一个盛烩菜,另个盛红米饭。烩菜照例是白菜萝卜豆腐猪肉,木桶上一层红油,生意好得很,食客们挤着交钱。一座难觅。据说是王维从唐朝传下来专门招待来客的,未辨真假。我一直觉得少碗南瓜汤。
到处是人,人挤人,可谓摩肩接踵。虽说有警察巡逻,但听说还是有贼出没。我一直担心背着的备用镜头丢,只得挂在胸前。 街头小吃油炸的最多,油炸麻花、炸油糕、炸菜盒子、炸鱿鱼、无铝油条、麻团等等不一而足。
炸油糕的村妇说,这都不算啥,上次人更多。居然有位妇女把奥迪开进人丛里,人从里还有老头老太推着独轮车。汽车难进难出。只得一点一点慢慢挪。
现在城区片雪无存,乡下还是白雪皑皑。人们不惧天寒地冻,扶老携幼蜂拥而来,顷刻之间焦岱镇就水泄不通。个个穿的暖暖和和的。不过大部分妇女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腰身臃肿难辨姸媸。当然大部分是乘坐蹦蹦蹦农用三轮来的。每人1块钱。感觉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很多人买来零食边走边吃。颇具提前过大年的氛围。 街头卖肉的挺多。卖猪肉羊肉牛肉,最多的是焦岱镇烂牛肉以及猪头肉羊杂糕等等,物美价廉。当地羊肉32元/斤、排骨24元/斤、大油9元/斤、五花肉13.5元/斤、龙骨10元/斤、棒子骨6元/斤、前腿肉13.5元/斤、后腿肉13.5元/斤、五花肉16元/斤、黑猪肉24元/斤、猪头13元/斤、肘子8元/斤、皮冻10元/斤、五香猪头肉20元/斤、五香牛头肉35元/斤、卤鸭28元/个、麻辣羊蹄5元/个、不搞价。
街头见过身穿脏不唧唧治安巡防的中年男城管跟摊贩收卫生费,好像是流动摊贩每人6元。其着装貌似太不讲究,扣子掉了不说,衣裳好像穿了几年了。也不说拿块肥皂回去咯吱咯吱洗一洗。
还有个女人,穿的稀稀拉拉啰啰嗦嗦的沿街唱红歌,好像脑子不正常。
为俯拍,我常高举相机,踮脚跟盲拍。为拍摄一张俯瞰镜头,我跟一家名叫如意酒楼的女老板相商,想登楼去二层俯拍,女老板二话不说,欣然同意,得以登楼。其包酒席价格为588元,八凉八热。大致有有五香牛肉,芳香排骨,卤水鸡胗干炸腰果,麻辣肚丝,爽口龙须菜,凉拌双耳,杏仁金针菇。热菜是香酥鸡,清蒸鲈鱼,香辣虾,带把肘子,梅菜扣肉,三鲜烩菜,香菇菜心,八宝甜饭,主食是蒸馍,还有汤。觉得不贵,那天来品尝一下。
焦岱镇是个洼地,气候应较其他地方稍湿润。感觉镇子没搞温室大棚花卉苗木是短板。比如浙江滕头村,其温室大棚珍稀花卉苗木年产值上亿了。
临走前与当地一位领导简单共进午餐。照例在兴和园酒楼。该处特色菜品有红豆米饭、养生清汤狮子头、翡翠芙蓉玻璃虾。
相赠焦岱镇烂牛肉。蓝天自古是出三把刀之地。一把刀是切菜刀,蓝天人穷巧要饭,一把菜刀走州县。陈老师在《白鹿原》里,对蓝田大厨的历史渊源描绘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院里有个职工食堂,有俩蓝田厨子。他们做菜和我们普通家庭不一样。五香粉下的重一点。就像莲花白菜花这些菜都要切碎先用水焯一遍。问为什么。回答说这菜有菜腥气,用水杀一杀,菜腥气就杀掉了。后来我想他们说的菜腥气可能是芥子油的苦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