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都市资讯] 率先突破带动整体跃升!这些重点项目有新进展→

7570 3
发表于 2022-12-30 14: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27日,参加2022年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项目观摩活动的与会人员,来到未央区、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鄠邑区、高新区、航天基地,走进厂房、社区、医院、港口、园区,实地观摩了九个重点项目。

凤华社区:

高标准落实

“开发区运行机制优化提升”工作

走进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凤华社区,6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宽敞整洁,便民服务大厅墙上火车形状的宣传画、错落安放的绿植透露着巧思,也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这是个刚“满月”的新社区。

“开发区运行机制优化提升”是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目的是以去行政化为导向,逐步精简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让开发区发展回归本源、轻装上阵,从而以开发区率先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社区是11月16日正式成立的,但为了保证工作上的有效衔接、服务群众不断档,我们提前两个月就来到新社区熟悉情况、入户走访,方便后期开展工作。”凤华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陈悦介绍,她从事社区工作已经十余年,有着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

在此之前,凤华社区所在的中城国际心岛公寓和另外80多个小区同属于一个社区,办公场所有限、人员力量不足,群众办事多有不便。借着开发区运行机制优化提升、剥离移交社会事务的东风,未央区大投入、高标准新建了10个社区,凤华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凤华社区包含4个居民小区,分别为海璟蓝寓小区、中城国际心岛公寓、鼎和国际、省检察院小区,共计3020户,4998人。社区成立后,两委成员通过入户走访及线上扫码填报等多种方式,详细掌握了居民信息,建立了居民基础信息台账和特殊人群台账,对特殊人群、老年人群重点关注和关爱。

前几天,中城国际心岛公寓的靳先生一家四口发烧在家,由于没有小儿退烧药,非常着急。无奈之下他拨通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时留下的电话号码,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协调了一瓶美林,孩子吃了药很快就退烧了,“非常感激社区雪中送炭,让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外乡人有了家的归属感”,靳先生说。


“我们近期的重点工作一是宣传动员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筑牢社区免疫屏障;二是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健康监测、生活服务,对孤寡老人每日问候关怀。”陈悦说,社区自建立起就以“六个一”为宗旨,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接待、一次优质服务、一声慢走相送,目前效果还不错,社区和居民日益融洽。未来,凤华社区将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为群众服务为宗旨,打造“小区工作站”“妇女之家”“读书分享会”等为民服务品牌,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在为居民提供社会事务服务、救助和保护社区内弱势群体、化解各类矛盾、保障居民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努力将凤华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平安稳定、生活幸福的现代化社区。

据介绍,自11月16日起,共41个社区由经开区移交至未央区管理,所涉及社会事务分别由未央区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未央区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办理。移交事项主要涉及社区党群事务、民政事务、物业管理、疫情防控等12类41个具体事项。社会事务剥离移交后,未央区将持续全面夯实责任落实,加强工作衔接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不断档、服务更优质。经开区将轻装上阵奔赴经济建设主战场,集中精力抓好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主责主业,以澎湃的产业驱动力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医学中心项目:

打造以高水准研究转化为核心的

研究型医院


(项目效果图)

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核心地段的国家医学中心,一期主体已于去年11月封顶,当前屋面砌筑部分已全面结束,机电安装与医疗专项部分稳步推进。

据介绍,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分别承载西安交大一附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记者了解到,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地处港务区核心区域,北邻秦汉大道、东邻欧亚大道,占地约375亩,建设规模50.55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100张,主要建设内容有研发攻关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临床诊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将围绕绿色生态节能、科技引领创新的理念,打造以高水准研究转化为核心的研究型医院。

西安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作为国际港务区区域内规划的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距离十四运“一场两馆”仅2公里。一期建设用地约156亩,是一所集医、教、研、康、预防、保健、体检为一体,涵盖大内、大外、妇、儿、急、重症、康复的“小综合”国际化医院。

医院按照日门诊量7000人次,日急诊量350人次设计,按照后疫情时代新建医院标准设计,其中地下两层,地上建筑有2层的发热门诊、4层的门急诊楼、4层的医技楼以及两栋10层的住院楼,建筑面积达到21.7万平方米,床位数约1000张,脑学科群的床位数至少500张。医院学科设置齐全,北楼脑科楼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心理科,南楼综合楼设置大内科、大外科、妇科、儿科、特需病房、急诊科,医技楼设置大专科配套学科,整体学科基本上涵盖交大一附院现有学科。未来将建成以脑学科诊疗、精准肿瘤治疗、公共卫生防治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预计年产值25亿元,带动就业过万人。

作为8家国家首批建设的国家医学中心之一,西安交大一附院攻关的头号任务“世界首台套超导重离子装备”也将在国际陆港医院落地,建设以重离子治疗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重离子肿瘤治疗示范基地。

西安港集疏运能力提升项目:

铁路场站功能提升改造已基本完成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市对外贸易多措并举稳外贸、促开放,有力有序推进7个方面20项目标任务,其中19项任务均按进度完成。这是记者从12月27日举行的2022年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项目观摩活动——国际港务区西安港集疏运能力提升项目专项汇报工作中获悉的。

作为我市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西安港在全国率先落地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中欧班列“长安号”开通跨里海、黑海新线路,稳定开行全国唯一的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西安-杜伊斯堡),向南开行中老、中越铁路班列,“+西欧”线路增至17条,1至11月开行4198列,同比增长19.3%,运送货物总重383.8万吨,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截至12月25日,“长安号”今年开行已达4581列,全年将超过4600列。全年预计实现海关税收31亿元,占西安关区的48%,累计达134亿元,为国家关税作出巨大贡献;铁路部门预计全年实现运输收入21亿元,贡献税收近4000万元。

在观摩现场,与会人员对国际港务区西安港集疏运能力提升项目留下深刻印象。据了解,西安港集疏运能力提升项目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约42亿元,主要包括铁路场站功能提升(投资约6亿元)、海铁联运平台(投资约8亿元)和环港、公铁快线建设(投资约28亿元)三部分。目前铁路场站功能提升改造已基本完成,集装箱中心站三线束、爱菊铁路专用线、12条国际铁路货运改造、64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投入使用,西安集装箱中心站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3束6线的场站,集装箱作业到发线达到18条,均可用于国际班列发运,可满足中欧班列“长安号”年开行10000列的功能需求。海铁联运平台已建设完成,并实现高水平运营。环港、公铁快线建设已完成征地拆迁、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将在明年与京昆高速改扩建同步完工。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GTC及轨道预留工程:

融合地铁、城际、高铁、出租车等

多种交通方式


(资料图片)

12月27日,2022年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项目观摩活动走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GTC及轨道预留工程。

据介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综合交通中心(GTC)及轨道预留项目是西北最大的陆侧交通枢纽建筑,具备民航值机及行李交运功能,总建筑面积35.71万平方米,包含10.91万平方米的旅客换乘中心及24.5万平方米的南北停车楼。

综合交通中心(GTC)及轨道预留项目整体包括旅客换乘中心、南北停车楼、站前高架、地面道路、地下通道、南北咽喉段轨道预留工程,总投资概算31亿元,融合了地铁、城际、高铁、出租车、大巴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其中包括地铁12号线、14号线、17号线,两台四线城际线路及两台四线高铁线路,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交通中心(GTC)及轨道预留项目建设体量大、结构形式多样、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高,为保证节点工程如期完成,建设指挥部坚持施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过程智慧化,运用数字化平台、“智慧工地”体系,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交叉有序、协同高效施工作业,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大幅提升安全、质量管控力度。

据悉,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022年完成投资7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2%,累计完成投资188亿元,完成总投资的40%。综合交通中心(GTC)及轨道预留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有效带动人流、交通等生产要素高效聚集,对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西咸新区沣西污泥处置项目:

年处置污泥约20万吨

预计年产值约1亿元


“自今年8月31日点火试运行以来,目前项目已累计处理污泥10100吨。”据介绍,总投资5.99亿元的西咸新区沣西污泥处置项目日处理污泥量达600吨,让污泥变废为宝,预计年产值约1亿元。

沣西新城污泥处置项目占地面积65.6亩,总投资5.99亿元,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泥600吨。项目于2021年8月23日开工,建设有干化车间、热解车间、废水处理站和综合办公楼等。项目主要服务西安市主城区、高新区、鄠邑区以及西咸新区的23座污水处理厂。点火试运行至今,已累计处理污泥10100吨。

据了解,沣西新城污泥处置项目采用两段式干化+热解气化组合工艺进行污泥处置,在国内尚属首创。此项技术是国际领先的低温干化工艺,比同类工艺能耗低30%以上,热解产生的可燃气回收利用可将处理能耗降低75%以上,微量重金属被完全固化,产生的炉渣可以作为建材原料,实现了污泥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稳定化,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泥污染问题。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沣西新城污泥处置项目,每年可处置污泥约20万吨,预计年产值约1亿元,可带动就业人员约110人。

胡家庄乡村空间站建设项目:

康养+农旅

打造美丽“乡村家园”


12月27日,步入秦岭北麓,只见毗邻环山旅游路的胡家庄乡村空间站建设项目,山水田园风光完整,现代气息浓郁。

记者看到,目前村庄绿化及沿街花园亭榭升级改造已全面完成,休闲娱乐设施配套到位,酒庄、奇迹农庄、康养小镇基本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民宿项目正在建设中。

据了解,胡家庄乡村空间站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500亩,2025年全部建成运营后,预计年产值1.9亿元,带动就业1600余人。项目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设康养小镇生活服务接待中心和20户乡村田园精品民宿,用于综合展示,销售特色农副产品,服务市内外游客。

项目整合胡家庄村产业资源,将打造康养小镇、研学科普区、休闲采摘区、葡萄酒庄园、劳动体验区等多个示范点位,开展多种康养、农事旅游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动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康养、农旅等产业发展,通过将乡村优质特色资源与康养农旅相结合,为西安大都市康养农旅提供“乡村家园”。

“我们已与西安荣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康养农旅企村合作公司,打造胡家庄康养农文旅休闲度假区。”据胡家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向养谊介绍,乡村空间站现有的康养小镇、奇迹农庄等业务,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既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又为胡家庄集体经济发展挖掘出新的增长点。

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项目:

打造“五链融合”空天动力

产业生态圈


(项目效果图)

12月27日,在位于高新区的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这里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塔吊来来回回地忙碌着,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项目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轴和科创大走廊区域,北临纬三十路,西临经三十四路,建设项目被列入西安市重点建设工程,预计2023年建成投运。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研发大楼、标准厂房、特种厂房等,将打造“五链融合”的空天动力产业生态圈,建设成为空天技术转化中心、一流人才集聚高地和空天产业集群园区。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带动就业人数5000人。

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项目作为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的核心区,是实验室未来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场地。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是我省启动建设的首个陕西实验室,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重要引擎,将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旨在解决一批空天动力领域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打造一批标志性旗舰样机、孵化一批高科技技术企业,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今年1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由西北工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西安市人民政府和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的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入选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这是全国10家建设试点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

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将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动力相关领域优势学科群,联合西安市和行业领军企业,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聚焦航空宇航推进、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空天能源三大方向,建设三类平台和三支队伍,深化三条链路和三项改革,打造四类载体和四类基金,实施“双334”计划,抢占空天动力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另据介绍,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将充分发挥试点带动作用,加快突破一批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一批具有未来产业特征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将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孵化高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秦创原·陕西物联网产业基地

C区项目:

打造综合性产业园区

重点聚焦创新技术产业


12月27日,在秦创原·陕西物联网产业基地C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高耸,焊接声、切割声、敲打声此起彼伏,施工运输车辆穿梭,各种机器轰鸣声交织,吊车挥舞着长臂仿佛在指挥着一场“施工交响乐”……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打造集高层、多层研发楼,人才公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以物联网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增材制造等创新技术产业,全方位打造上中下游产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C区项目总投资12亿元,总占地面积约93.2亩,总建筑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4.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1栋楼,其中包括4栋高层研发楼、4栋多层研发厂房、2栋研发办公楼和1栋人才公寓。

目前,项目南地块已完成土方外运约42万立方米,10号楼素土挤密桩完成80%,11号楼施工至标准层五层,12号楼素土挤密桩施工完成,灌注桩试桩施工,13号楼施工至标准层五层,14号楼素土挤密桩施工完成,CFG试桩施工,15、16号楼施工至标准层二层,南地块护坡桩施工完成95%。

来源:西安发布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凯GG 2023-1-10 02:04 赞同 +1
liule199010 2022-12-30 17:54 赞同 +1
他山之石 2022-12-30 17:37 赞同 +1
长安无处不飞花Lv.7 发表于 2022-12-30 18: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新疆
这个新闻前几天有人已经发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岭下秦人Lv.7 发表于 2022-12-30 18: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医院,年产值预计25亿元,医院现在都开始用产值来衡量了,是现实还是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4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11000591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4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