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陕历博秦汉馆,新进展来了!

4325 0
发表于 2022-9-28 14: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座博物馆
  唤醒一座城市的记忆
  是承载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

  在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从建设之初就备受关注
  如今
  这座气势恢宏的博物馆
  有了最新进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位于秦汉新城秦创原·渭河科创带核心区域,是大型综合文旅项目大秦文明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由张锦秋大师主持设计,7座建筑单体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状,单体之间通过架空连廊连接,象征秦朝宫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义思想,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浓郁传统风格的现代化博物馆。
  目前,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已完成景观绿化、4D影院、双阙及附属用房等主体建筑辅助配套工程验收,主体建筑人防、绿建、节能、竣工规划条件核实(验收)及消防备案等专项验收加快推进,展陈设计、藏品展陈等工作也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我们正加快工程收尾、竣工验收等工作,全力以赴推进博物馆建设运营,力争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早日跟市民见面。”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有什么样的建筑特点?
  小编为你揭开面纱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整体建筑平面以北斗七星中的摇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五星组成对称布局,既有中轴对称的恢弘大气,又兼具不对称布局的自由气息,风格豪放古拙、刚健质朴,扑面而来的“大秦风”,将带给游客独特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
  高台榭、美宫室
  高台建筑起源较早,殷商鹿台、周之灵台,从战国至秦汉,筑台之风盛极一时。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采用高台建筑的外观形式,将陈列区设于一层高台之内,旅游服务等公共活动区设于高台上的“殿堂”之中,不仅能满足博物馆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还呈现出秦汉宫殿“高台榭、美宫室”的高台建筑造型特征。
  复道行空

  秦朝时期,高台楼阁之间的复道(架空廊道)是为了建筑之间交通便利而设。组成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7座单体,通过不同标高的复道相连,采用透明玻璃幕墙,让行走其间的游客感受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横桥卧波
  博物馆南面景观水体,象征“天汉”——银河,景观水体采用旱喷水雾形式,营造如梦如幻的效果,让游客仿佛置身九天云霄。长长的“横桥”,从博物馆主入口广场飞跨“银河”,直通建筑的二层平台,平台前是从“天”而下的水幕,横桥由低而高、近宽远窄,在形成博物馆超乎寻常、气势恢弘入口空间的同时,也将主体建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冀阙凌空
  秦都咸阳由商鞅主持营建,冀阙和宫殿是咸阳城营建初期的主要建筑,宫室之阙,两两相对,高大巍峨,有标表门限、颁布法令等作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入口,标志建筑双阙与博物馆主体遥遥相对,共同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古老的故事。
  宫苑结合
  苑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早期形式,秦时宫苑结合,著名的有上林苑、杜南苑、东苑、白水苑和息园5座皇家苑囿。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结合地形,在博物馆建筑周边作“苑囿”景园设计,馆与园结合,建筑与环境相融。园林里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搭配,各色花卉点缀其间,为游客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游览环境。(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沙漠之舟在绿洲 2022-9-28 22:12 赞同 +1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