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美国佬宣传画《改变世界的握手》(摘编)

6658 0
发表于 2022-9-16 12: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司马秦剑 于 2022-9-16 12:14 编辑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主席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这是当时美方描绘两位领袖会晤的画像。毋庸置疑,美方的作品对毛主席是不尊重的,对毛主席的表情描绘有些诡异;作品风格对己国领袖也是蕴含讽刺成份,尼克松表情有些呆滞。

那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称呼中国大陆为“共产党中国”,由“鉴于尼克松要求访华”改为“获悉尼克松将要访华”,两个大国领袖的手握终于在一起。

作品中的尼克松站在毛主席身后,像个虔诚的小学生,左派政党领袖的右手和资本主义帝国领袖的手握在一起,世界强国的总统似乎沦为“二流领袖”,毛主席在作品中红袍加身、寓意红色政权缔造者;两个人手下面的文件,毋庸置疑应该就是那份是响彻世界的《上海公报》。

1971至1972年,从基辛格秘密和公开访华到尼克松来访并发表《上海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

基辛格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来华秘密访问,在同周总理第一次会谈时,基辛格从公文包里拿出足足有3英寸厚的发言稿。周总理说,谈判就是自由交换意见,何必用稿子呢?基辛格笑答:我用稿子都赶不上总理先生,不用稿子就更赶不上了。

短短几天的访问,共举行了六轮会谈。中方代表有周总理、叶剑英、黄华、熊向晖、王海容和章文晋(咦,王某文、张某桥呢?);美方代表有基辛格、霍尔德里奇、斯迈泽和洛德。会谈最后是关于尼克松应邀访华问题,由于双方对即将发表的声明措辞存在很大差异,会谈陷入僵局。

美方提出,中国政府向尼克松总统发出访华邀请,尼克松表示乐于接受。中方不接受这段行文,欲改成尼克松总统愿意访华,中方就发出邀请,但美方也不接受。

基辛格第二天中午就要离华,但此问题如达不成一致,他的访问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僵持中,周总理在中方文字前加“获悉”两字,把此段叙述改为: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邀请尼克松总统访华。

基辛格读后很高兴,他如释重负,马上同意。轻松地用完午餐后,离开中国。

当周恩来总理送走尼克松从上海返京时,毛主席指示,安排5000人到机场迎接周总理。总理直驱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尼克松高兴地走了,他说他这一周改变了世界。毛主席说:哦,是他改变了世界?哈哈,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

《上海公报》表示:美方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美国立即终止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四个月内撤出美国军队和设置,并终止防御条约、美台人民之间维持商务和文化联系、美国期望台湾问题和平解决,希望中方不予反对。

毛主席审阅美方公报稿后,建议在公报中重申反霸条款,以加重公报分量。伍德科克建议双方确定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3月1日互派大使。

回望当时的中美关系,再与当今时局对比,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1976年2月21日至29日,尼克松夫妇再次访华。尽管他已不是总统,但重病的毛泽东仍按总统“规格”会见了他。

双方会谈达1小时40分钟。尼克松引用毛泽东名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展望未来的中美关系。

毛泽东虽步履维艰,说话也困难,但精神集中、思想活跃。有时,毛泽东以为翻译听不懂他的话,就抓起笔记本写出自己的论点。

尼克松见状感到十分难受,慨叹: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他,谁也不能否认他已经战斗到最后一息了。

毛泽东沉浸在和这位前总统风趣、诙谐的唇枪舌战中,大病未愈的他脸颊上浮动着兴奋的光晕。


毛泽东喜欢争论,特别是和隔海相互敌视了几十年的“头号敌人”同室争论,这更增加了毛泽东的兴致和激情。来宾们也被毛泽东的语言魅力倾倒,笑声不断。

宾主将要告别时,毛泽东颤巍巍地端起茶几上的青瓷茶杯举了举,示意尼克松也端起茶杯。开始,尼克松不懂其举动之意,愕然地望着青瓷茶杯,但转瞬反应过来,随之也热情响应端起了茶杯,高高地与毛泽东碰杯。

毛泽东边干杯边风趣地说:“我们是几十年的隔海老冤家啦!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打不成交嘛!我们应该为冤家干一杯!我不会喝酒……”他耸耸肩,做出无可奈何的模样,“不过不要紧,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酒有水,以水代酒——干杯!”

这次奇特的碰杯将会谈的气氛推到高潮,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这是毛泽东最后一次会见一位前任外国元首,仅半年后的9月9日他溘然长逝。


尼克松为之洒泪并于当天发表声明说:“1972年在北京会见时,我们两个作为代表完全不同的哲学观点的领导人都认识到,中美友谊已成为对我们两国利益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了。”

“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客观现实也有深刻的了解,中美两国自那时起所建立的新关系应当归功于他的这种高瞻远瞩。”

在尼克松图书馆,竖立着10尊与真人大小一样的世界政治人物雕像,他们是尼克松最为钦佩的政治家,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是身着中山装、穿圆口布鞋、坐在沙发上健谈的毛泽东。


【文:贵真/编辑:公社文摘】
0070B6eGly1gudobbt72ij60go0oj76r02.jpg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沙漠之舟在绿洲 2022-9-16 22:05 赞同 +1
司马君楼主Lv.10 发表于 2022-9-20 08: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