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2年集中申报期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10项(含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为依托单位3项),集中申报期获批项目数首次突破200项,创历史新高。获批直接经费10004万元,平均资助率为23.44%,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平均资助率(16.41%)高7.03个百分点。 从获批项目类型看,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18项,青年项目87项,专项项目1项。从获批项目所属科学部看,生命学部137项,占比65.28%;地球学部38项,占比18.1%;工材学部12项,占比5.71%;管理学部10项,占比4.76%;信息学部6项,占比2.86%;化学学部4项,占比1.9%;数理学部3项,占比1.43%。 科研院和学院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国家自然基金工作。一是摸清家底、做好申报动员。科研院对科教人员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摸清每一位科教人员项目在研和限项情况。副校长房玉林和科研院负责人深入学院开展申报动员,与科教人员座谈交流,宣讲国家自然基金最新政策要求。科研院组织召开国家自然基金申报动员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座谈会、“杰青”“优青”项目申报座谈会、国家自然基金申报辅导报告会等6场。学院召开申报动员会、申请书撰写辅导报告会30余场。二是注重成效、提高申请书质量。科研院和学院将工作重心放在申请书质量上,采取有效举措持续提升科教人员凝练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2022年集中申报期项目申报数量与2021年持平,但2022年项目资助率达到23.44%,较2021年(22.10%)提高1.34个百分点,在全国平均项目资助率下降的形势下实现了逆势增长。三是严格把关、做好形式审查。3月份学校封校期间,科研院和学院克服困难,利用3天时间对申报的896项申请书集中开展两轮形式审查,对每本申请书10余处审核点逐一审查,共退回修改1400余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形式审查中,我校再一次100%通过。 目前,联合基金项目和部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还在评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