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月14日,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扩产项目正式宣布开工,开工仪式前,方红卫、李明远会见了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一行,并见证高新区与奕斯伟签署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扩产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在席卷全球的缺芯潮中,作为上游原材料的大硅片需求不断攀升,本次奕斯伟宣布继续扩产充能,不仅业内人士看好,对于西安、陕西的的集成电路和先进半导体行业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XI'AN 助力西安发展 填补国内空白
硅片是芯片制造的主要材料,是芯片材料成本中占比最高的一类材料。
2021年全球缺芯潮中,占据了一半以上市场的日本信越化学、日本胜高(SUMCO)两大硅片龙头最先涨价,带动了下游的晶圆制造成本上涨,这也代表着议价权的掌控。
然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关键原材料尚处于发展初期,要知道尺寸越大的硅片,其制造难度越高,对原材料纯度、硅片平整度、表面颗粒数和金属残留量等技术指标的要求就越苛刻。
尤其是在产能和市场占有率的相比较下,中国大陆硅片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较小,且主要以200mm(8英寸)及以下尺寸的硅片为主,难以满足本土300mm(12英寸)晶圆制造的需求。
2017年," 中国半导体产业教父 " 张汝京创办的上海新昇首次实现300mm硅片量产,打破了国际巨头对大硅片的垄断。
如今除了沪硅集团,立昂微、中环股份、超硅半导体、中欣晶圆、奕斯伟等大陆硅片玩家也实现了 300mm硅片的量产,有研硅正建设300mm硅片产线,这些国产硅片企业正成为杀入大硅片市场的新兴力量。
而从企业布局来看,此前国内半导体硅片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台湾等形成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地区,上游电子级多晶硅企业位于新疆。
2017年12月,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落户西安市高新区,2018年2月,奕斯伟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成立西安奕斯伟硅片技术有限公司,是专精于硅材料制造的公司,这也代表着西北地区终于加入了这个全球市场。
对西安来说,奕斯伟是12英寸半导体硅材料领域领军企业,经营理念超前、研发实力雄厚、产业布局完善,多年来与之合作顺利、成效显著。
投资超百亿的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主要从事研发生产12英寸电子级硅抛光片和外延片,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汽车制造、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该项目是全国仅有的三个通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窗口指导”评审的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有效提高了陕西省西安市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填补我国半导体行业大硅片制造的空白,实现半导体硅片制造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
XI' AN 业内预测产能满产后出货量 有望成为国内第一 进入全球前六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重点项目,西安奕斯伟产业基地一期项目自建设之初就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110亿元,占地约540亩,新建12英寸硅片材料生产厂,洁净间及配套系统。
此前新闻报道中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定下的阶段目标为1阶段达到5万片每个月,2阶段达到30万片每月,3阶段达到50万片每月。
项目自2018年5月开工,厂房一年建成,一次拉晶成功,刷新了我国建设大硅片制造项目的最快速度。
2020年6月,首批样品产出,于2020年7月量产出货,2020年12月,已具备5万片/月产能。
去年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二阶段项目已正式开工,据媒体报道,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厂房第二阶段产能将达到每月30万片,预计到2022年底,将具备30万片/月产能。投产后,年均销售将达到45亿元,税收贡献约7亿元。
根据此前资料分析,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目前还没完全建成,本次开工二期并签下战略合作协议,不仅意味该扩产项目投资体量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同时也为西安建设产业强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对西安而言,也希望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持续加大核心产业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优化制造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助力西安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创新、集聚、高效发展。
在市场角度,西安奕斯伟的硅片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半导体产业经验,工厂配备国际一流水平的生产检测设备和先进的厂房与动力系统,工艺技术已达到全球第一梯队水平。
而本次签约开工的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扩产项目产品定位高端,将在产品、技术开发、设备等多方面进行升级:加大核心产品研发投入,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采用更先进的半导体技术路线,导入更尖端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优化产品制程;深入完善设备设计和选型,全面导入自动化生产设备,效率和良率都将得到有效提升。
因此,业内人士分析,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产能满产后,出货量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并进入全球前六,可有效缓解我国12英寸硅片的供应紧缺状况,进一步提升我国半导体硅材料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竞争力。
而媒体不完全统计的2021年底中国大陆300mm硅片产能情况中,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的预计产能已经名列前茅。
从目前全球硅片市场的情况来看,8英寸及12英寸硅片产能的供应紧张情况将延续到年底,价格逐季度上涨的趋势愈发明显。同时,各大厂的新增产能要等到2024年之后才会逐步释放。
可见,本次媒体给出的推测,再结合此前西安媒体报道中的计划产能“项目最终计划建成月产能100万片,年产值超百亿元的12英寸电子级硅材料企业。”,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满产后的出货量,或许将有望向全球硅片市场头部领域发起进军。
XI'AN 千亿产业链仍要补强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关键力量。
近20年来,强化半导体技术研发优势、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化水准,西安在追“芯”、强“芯”之路上不断发力,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
根据《西安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集成电路作为西安的优势产业,拥有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完整的产业链,产值近年来稳居全国前5位。
2021年,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31.17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277亿元,占到近75%。
是西安目前当之无愧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产业规模、集群建设、龙头示范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
西安市现有集成电路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200余家,其中设计企业130余家,晶圆制造企业8家,封装测试企业20余家,测试与分析中心10个,支撑业企业70余家,相关科研机构20余家,学历教育机构12个,从业人员约6万人,涵盖了设计业、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支撑业,形成了以外资为重大项目投资主体、非国有企业为产业支撑、国有企业为有效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
随着三星、华天科技、奕斯伟等项目的扩产,中兴、华为、荣耀、欧珀等终端企业不断扩大自身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英特尔、高通、浪潮、寒武纪、新华三等国内外企业陆续在西安设点布局,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布局优化改善明显,形成了以西安高新区、经开区、航天基地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西安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得以巨大提升。
当前,西安正处于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阶段,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对于推动西安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扩产项目的开工,对提高西安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上下游配套能力,完善陕西省集成电路产业链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而企业一次次的加大投资、扩大生产,也证明了西安能够实现他们期待的经济效益,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西安需要做的,便是加速项目建设,服务好企业,持续招商引资,补强产业链,才能不负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