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极海冰融化,帝企鹅可能灭绝”等新闻时不时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人们对生存环境感到忧虑。事实上,气候变化不止会导致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还会使部分纬度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打击,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危害。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各国以协约方式共同遏制气候问题蔓延,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在此背景下,发展“碳”经济因势利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新赛道。一方面,随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倒逼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行业,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动以创新为动力的环保能源企业迅速发展,促进新能源科技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迈进,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由锂电池向铁铬液流电池发展等。另一方面,“碳”经济发展将反哺社会和人民。走绿色低碳道路可减轻环境压力,激发生态行业潜能,挖掘贫困山区生态旅游产业。优化环境,减少恶劣天气导致的粮食减产、生态破坏,减少雾霾、高温对人民身体的伤害。发展低碳经济,可进一步树立我国绿色环保的国际形象,引领绿色发展潮流,为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关乎国家、关乎人类命运,生态与经济的辩证统一是我国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底层逻辑之一。历史上有太多“仅供参考”的前车之鉴,我们不能踏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