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全文公示后,网友在荣耀西安网(ixian.cn)的分析文章下留言:“西安都市圈需要陕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与协调!需要打一支强心剂!”
如何支持、协调,又如何打上这支强心剂?
近日,接连召开的三场会议,以高规格、高定位、促落实的方式,为西安、咸阳、渭南三城的未来协同发展,定下基调,也为西安都市圈的初步落实,给出方向!
XI'AN 向西一体化:联席会议终于建立
西咸一体化,一个持续20年的城市命题。
5月16日、17日,围绕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开了两场重要会议。
第一场会议,由陕西牵头,围绕西咸一体化今年重点工作进行定调,同时明确,西安、咸阳、西咸新区“两市一区”中,充分发挥西安龙头引领作用。
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陕西确立了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城市及各自定位:西安是领头羊,西咸新区是未来,咸阳当务之急是强化自身。
众所周知,西咸一体化多年进程中,总是给人一种貌合神离的感觉,因此会议要求要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紧盯制约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障碍在哪里?
西咸二十年来,几方态度时冷时热,在一体化的名头下,各有各招,到底如何推进一体化,也总是在各说各话。
因此,我们多年来在谈及西咸一体化的文章中,总是呼吁希望多方能搭建对话渠道,如以往的:铁腕治霾关中市长专题座谈会、西安咸阳发改部门牵头的“西咸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
但遗憾的是这种良好的会谈制度因为种种原因,经常提起却没能继续。
省级会议上,“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体化进程中沟通机制的搭建曙光。
据公开报道,2021年6月底,事关西安全面代管西咸新区的重要文件,便是由陕西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该小组实行双组长制,省委书记刘国中和省长赵一德,同时担任组长。
西安市和咸阳市也已分别成立了市级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同样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制。
领导小组的建立,首先确定了规格之高,其次为进一步沟通确定了基础。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谋划、统筹推进,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要狠抓工作落实、重点项目推进,确保西安—咸阳一体化每年都有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果不其然,第二天的西安咸阳两市会议上,联席会议的再次出现,不由得让人为之一振。
20年前,时任西安市长和咸阳市长在《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书》上郑重签名。
时隔两年,西安、咸阳两市召开高规格领导联席会议,出台了《西安·咸阳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
这次会议推进了两地统一区号的节奏,同时畅想了西咸新区的雏形,当然,会议定下的计划、步骤,如今大半都没实现,但可见当两地高层能坐在会议桌前时,是真正能对一体化起到实际推进作用的。
18年后,西安、咸阳同样用一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的党政联席会议,由西安市长李明远和咸阳市市长冷劲松签署了《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
对此次联席会议,方红卫希望能以此为契机,以西安都市圈建设为牵引,以相向共兴、合作共赢为目标,以空间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为抓手,强化一家亲、下好一盘棋、弹好协奏曲,绳其祖武、发轫远航,让“推进一体化、共建都市圈”成为关中大地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同时,令我们兴奋的是,这种良好的会议终于明确将持续。
根据《合作备忘录》,两市将建立日常例会沟通机制,落实联席会议重大部署,协商解决跨区域合作的重点事项,推动西咸一体化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了解,目前,西安、咸阳两市联合印发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联席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两市一区”轮流召集、各成员单位专人联络的高位推动机制。
XI' AN 向西一体化: 六个一体化 八个专班 九个方面
沟通机制初步搭建,各城市定位确定,最重要的是中央已为西咸一体化定调!
联席会议上,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指出,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家乡发展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凝聚着两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和共同愿望。
为了加速西咸一体化,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暨西安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空间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和遗留问题解决8个工作推进专班,各工作专班由市级领导抓总任组长,按照“六个一体化”要求,全面推进西咸一体化纵深发展。
“六个一体化”:即空间规划一体化、创新驱动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尤其是大众最为关注的交通方面,会议透露:目前共规划了14条衔接西安主城区、西咸新区和咸阳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其中西安中心城区与西咸新区之间已开通3条线路,地铁16号线一期已全线“洞通”,西咸新区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道路项目、重点交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两市将从推进规划、基础设施、秦创原、产业、文化体育、生态、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等9个方面任务落实,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同发展。
总体来看,两场会议的推进作用明显,从根本上革新理念,层级上打破屏障,尤其是把话说清楚了,不再像以往那样模模糊糊,总是让大众猜测,到底是西安占了咸阳便宜,还是咸阳占了西安的便宜。
会议旗帜鲜明确定西安龙头作用,但是,也指出“促进更多发展要素向咸阳聚集”,希望两市在明确各自定位后,互有让步,互有扶持,“推动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在咸阳落地转化,努力缩小咸阳和西安之间发展差距。”
对此,西安表示“坚定不移、全力以赴推进”,咸阳也表态道“积极对接、主动作为”。
我们也希望这一次能见到十足成效,真正打通难点堵点,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区域抱团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XI'AN 向东融合: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西安都市圈4市1区25个县(市、区)中,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位列其中,并规划了富平阎良组团和临渭华州组团。
相较于忽冷忽热的西咸一体化,近两年西安、渭南多次释放西渭融合的新信号,坚定的表达了西安渭南携手发展的决心。
渭南方面也公开表示:十四五时期,西渭融合发展将作为我市区域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将围绕西安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定位,依托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政策资源优势,借力融入、服务大西安,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5月22日,西安市和渭南市召开推进融合发展工作会议,总结梳理前期工作情况,研究确定推进西渭融合发展的制度安排,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本次会议双方一上来的表态,就让气氛显得格外亲切。
西安:西安、渭南山水相连、人文相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一家人。
渭南:渭南与西安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相亲,两市交往密切,商贸往来频繁。
在肯定了前期合作,西渭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迈上新台阶后。
会议点明,当下西渭融合要进入提质加速、全面深化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解放思想,正视发展中的机遇挑战,加强交通、产业、规划等方面衔接沟通,真正发挥区域产业协同作用,在共建西安都市圈战略框架下谋划发展,打造全方位合作新典范。
为此,两市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几点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抓好秦创原契机。
借势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统筹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高效协同,依托西渭东区、富阎板块等载体,全方位参与、全要素集聚,全面促进两市创新链、产业链融通,携手把科技创新氛围做浓、平台做大。
其次,落实“四个一”。
以战略规划为牵引绘好“一张图”,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织密“一张网”,以重点板块为突破蹚出“一条路”,以生态保护为基底下好“一盘棋”,完善协同落实机制,走稳走好融合发展之路。
当然,少不了资源共享。
在产业相融上做大平台,协力推动重点产业相融相补、相互赋能。
在项目联建上合力攻坚,建立跨区域重大合作项目推进机制。
在发展共享上倾力推进,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教育资源整合共享、医疗资源协作互助,让两市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高效落实上创新机制,共同推进合作事项落地,推动西渭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最重要的是,西安、渭南,同样表态要加强沟通衔接,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加紧对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显然,曾经与咸阳的纠葛,也为西渭融合发展带来了足够的经验。
我们也希望,两市能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真正做到把“蛋糕”做大,确保西渭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IXIAN.CN
西安都市圈,关乎着圈内多城未来发展, 涉及近两千万人的民生大计,核心城市西安,如何起到龙头作用,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每一步都获得万千关注。
在选择上,西安向西,也向东,只是如何走好一体化和融合发展之路,需要在搭建好沟通桥梁后,紧抓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