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合肥拿出当时占三分之一的财力砸面板产业,投资京东方,结果赚了100多亿元;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元砸半导体产业,投了长鑫/兆易创新,上市浮盈超过1000亿元;投资京东方6 代线、8.5 代线,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实现资本退出,收益近200亿元。接着投资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收益及浮盈近1000亿元;2019年,再拿100亿投资蔚来汽车,已获得千亿元的账面回报。这种投资效率,即便在成熟的私募投资市场上,也是鲜有所见的。
从省里看,具有代表性的安徽省投资集团,其管理的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近1000亿元。这几年,累计投资新兴产业项目458个,投资额225亿元。目前,被投企业已上市的有34家,IPO排队的15家,上市辅导的还有30家。这种投资绩效,在全国省级投资平台中也是居领先地位。
二是培植了一批高科技产业和科创企业。2020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8.8%、16.7%,创近五年新高。吸纳输出的技术合同交易额572.13亿元,同比增长20.5%,稳定实现产业创新成果“进”大于“出”。
在投资京东方6代线后,合肥连续获得京东方8.5代线和10.5代线的投资。目前,京东方在合肥投资已超过1000亿元,2万多名员工,年产值400多亿元,推动合肥成世界上最大显示屏基地之一。合肥招进京东方、维信诺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70多家配套企业纷纷入驻,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核心器件再到终端应用的显示产业集群。
合肥引入新能源汽车后,蔚来、大众、国轩等抱团式扎根涌入。在此基础上,合肥又相继投资50多个项目,新能源汽车总投资超过500亿,成功聚集了产业链企业120余家。现在的合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及相关配套企业全都有了,全省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全国12%以上。
目前,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51.6%。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入选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省会城市第二,新型显示器件整体规模居国内第一。
三是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改善。投资撬动产业,产业振兴经济。2020年,合肥实现GDP超过10000亿元,全国排名从97位升至20位,20年时间GDP增长了近30倍,首次入围新一线城市榜单。全省上市公司总数133家,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九位;科创板上市公司11家,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七位;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7598家,居全国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