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资讯] 风口之下,西安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创新图景

13067 3
发表于 2022-3-26 07: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撰稿︱晓 理
编辑︱筱 美
近日,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在会议上作了报告。

报告指出西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六个打造”及九个重点任务,并对2022年九个重点工作进行梳理。

从目标到任务,从框架到细节,报告不仅规划出西安五年内发展的蓝图,也为西安新发展阶段的启程注入强大信心。

其中,西安市提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西部经济强市”“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的目标受到人们关注。

“西部经济强市”在宏观方面指明了西安之于全国的战略定位,而“创新名城”则指明了具体实践的路径。


01

众所周知,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教创新资源,各类人才、两院院士,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近期,在《中国新一线城市创新力报告(2021)》《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等报告中,西安榜上有名。

可以说,西安是一座具有创新基因、创新资源、创新优势、创新潜力的城市。

去年三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式启动。对于西安而言,意味着迎来政策红利期。

作为陕西、西安经济的龙头支柱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承载,西安高新区则成为关注的焦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安要进一步深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释放创新发展潜能、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率,西安高新区就要承担起重要的引擎功能。

事实上,西安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和西部开放的窗口,成立之初就被寄予了带动内陆地区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厚望。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集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拥有科研院所49家、重点研发平台311个、新型研发机构186家,华为、中兴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布局研发中心,已然成为了一座广厦林立、人才聚集、产业兴旺、科创实力雄厚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如今,一提到西安高新区科创,人们就能够自然联想到“硬科技”这张金名片。

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科技金融融合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近几年,西安高新区进一步建立起了硬科技发展良性生态。

与之相呼应的,是众多业界领先硬科技成果——超宽禁带氧化镓功率器件、超高强韧镁基复合材料、物联网核心芯片等,在西安高新区相继问世。

此外,西安高新区的产业布局也逐步完善,如今已逐渐形成以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汽车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55611”产业体系,聚集了超过3000家硬科技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西安高新区获批创建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2021年,硬科技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从起初的名不见经传,再到被全国城市竞相学习经验,西安高新区的实践使“硬科技”概念逐渐获得了认同,硬科技也逐渐成为了支撑、引领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02

如今,世界高科技产业呈高度集聚、垄断格局,我国现有的低端产业链容易受到国外产业打压和围堵。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使得经济“逆全球化”抬头,全球供应链逐渐呈现区域化、分散化趋势,对我国的产业链安全构成威胁。

为破解产业链困局,我国提出了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应对战略,为生产要素流动、配置指明方向。

此次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也对西安参与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作为重点任务提出了目标: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实际上,科技创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只有攻破技术难关、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在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中掌握主动权。

而“攻破技术壁垒”正是硬科技概念的核心要素,因此,国家在战略层面越来越重视硬科技领域的发展。

西安高新区作为“硬科技”概念的诞生地、策源地,在时代的风口,厚积薄发,应争当新发展格局中的引领者。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面对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形势、新要求,西安高新区仍还存在一些不足。

因投入大、周期长,所以硬科技企业创业需要更优良的发展环境和培育土壤,而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的体制、环境相匹配度还不够高。

同时,西安高新区已聚集的众多科创企业正在高速增长,基数庞大的市场主体能量需要得到进一步释放。

区域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等“国字号”改革任务虽然都在持续推进中,但发挥的引领效应仍有不足......

因此,西安高新区不仅要将发展硬科技、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延续下去,更要继续改革创新,提供可被复制“科创高新”经验,乘势而上。


03

事实上,西安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西安要构建秦创原“一总两带”总格局,其中对高新区也提出明确要求——以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为载体,打造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

而观察西安高新区的动向,不难发现,面对新机遇,西安高新区早已做好“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充足准备。

2021年,是西安高新区的“三十而立”之年,在征程的新阶段,西安高新区提出了发展的新方向和目标:全力建设“四个高新”。

在“科创高新”方面,西安高新区提出全域建成秦创原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成为建设西安丝路科创中心的核心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导区的目标。

同时,提出了到2023年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8%,技术成果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0家等具体指标。

2022年,是“四个高新”的建设提速年,西安高新区发布文件,明确规划了今年“四个高新”相关重点项目建设。

其中,“科创高新”项目19个,包括秦创原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空天动力创新中心等项目,在建项目14个,总投资218亿元,前期项目5个,总投资38亿元。


不难看出,西安高新区一方面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另一方面,干劲动能十足,快速推进建设项目落实。

将来,随着这些科创企业、项目落地开花,西安高新区的“科创”底色将得到再次刷新,区域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也将得到大幅提升,为打造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注入强大动力。

事实上,科技进步、技术攻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但是若能坚持突破,将受益长远。

坚持发展硬科技的西安高新区,既是革新者,也是受益者。

通过西安高新区在新征程的目标与干劲,我们看到,西安高新区自觉肩负时代责任,敢于担当,立志打造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新引擎的“科创高新”,勇于发挥引领作用的先锋精神。

正如报告中所说,“机遇之窗不允许我们放慢脚步,竞争态势不允许我们‘躺平’懈怠”。

“科创高新”新图景正加速形成中,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20220326070508front2_0_620038_FiQ_7avJxlyHKN7PPjyPLZ3Wn5BR.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8 收起 理由
czfeng777 + 8 发得好ㄚ~加油喔 ~ 让论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亲爱的路人幸福 2022-4-3 01:40 赞同 +1
长安读史 2022-3-27 00:37 赞同 +1
他山之石 2022-3-26 22:41 赞同 +1
沙漠之舟在绿洲 2022-3-26 22:25 赞同 +1
铁面无私 2022-3-26 07:10 赞同 +1
人潮里Lv.0 发表于 2022-3-26 1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