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高五幸:灞桥区人民医院看病记

25886 4
发表于 2021-8-11 16: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8-04-11

送走了老伴,正常地上了几天班后,蓦地觉得咽喉、胸腔不舒服,在村卫生所打了几天吊瓶,仍不见轻。


也难怪,老伴有病的这么多年,我的神经总是蹦得紧紧的,白天要应付“官事”,加班寻医问药,晚上还要换药清洗,处理“水火”,几乎没睡过踏实觉。尤其在老伴要走的前后,更是累得够呛。为了提神,我便悄悄地喝起了闷酒。从十七八岁开始,便染上的烟瘾毛病,每天两三包劣质烟,乡党戏称我“高不灭”“一根火”,尤其是失去老伴的忧伤,离群孤雁的孤单,心情不适、不惯、不规律……于是,忙完了,心松了,这身上的毛病也不安分了起来,和我较开了劲。


看到我难受的样子,三弟高六幸告诉我,当年他就是我这般的症状,在灞桥区人民医院住了一个礼拜就痊愈了,让我有毛病早早去看。听后我并没在意,又在卫生所打了几天吊针,觉得似乎有点效果,但人还是觉得不舒服。大哥高四幸听我三弟高六幸说我身体的情况,急了,连夜给住院部的大夫打电话,给我联系床位。此刻,使我体会到亲情的弥足珍贵,平静的心海不禁泛起温暖的涟漪。


我虽是灞桥人,可长这么大,却不曾在灞桥区人民医院瞧过病,一是路不顺,二则一直打工足迹在纺织城以至在现在的新城,老伴大恙也一直光顾着唐都医院。灞桥医院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通过这段时日的近距离接触,使我对灞桥人民医院有了新的认知和感觉。


灞桥医院地处在灞桥正街上,坐南向北,属区级医院。前旧楼为门诊综合楼,后新楼为住院部。我所住院的在新六楼内二科。给我治病的医师叫杨洁,看墙上的简介是科主任。她眉清目秀,对病人总是笑眯眯地,没有一点架子。她详细询问我那儿不舒服,多长时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在安排进行拍片、血检、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后,看到我精神紧张,思想有包袱,便鼓励我精神放松,积极配合治疗。杨洁医生的亲和笑容,拉近医患距离,给我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不到医院不知道医院的报销。这次住院医院仅让我交了2000元的押金,便开始了治疗。听同病房的病友讲,参加新农合的村民住院,个人刨过“门槛费”外,其余医药费按比例就能直接在医院结账时报销,他几年来报销是个人出小头、国家担大头。看到他高兴的样子,我想如果没有党和国家新农合这个政策,那么农村病人住院就得由个人全部来买单,如果碰上大病慢性病恙,非把这个家里人拖垮不可。


我在内二科呆了这几天,发现在这儿住院的大多是五六十岁往上的农村病号,几乎都是内分泌、脑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疾病。细心留意,病人和医生好象是熟人,带着期望进来了,住上十数八天又轻松地出院了,从医生办公室墙上挂的几十面锦旗,从一个侧面可窥出医院管理的精细、医生护土的医术、服务不俗,还有公办区级医院的信誉……


在医院门前橱窗,我看到灞桥区人民医院还和唐都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二院等多家三级医院建立了联合体,每周一到周五由这些医院的专家教授前来接诊,提高了诊治疑难杂症的鉴别诊断能力。我在住院期间,院长郭耀民询问病情、主管业务的汤院长到床前把脉看病,内二科杨洁医护团队的入微细心,让我这个长期在外漂泊的“打工仔”,感受到了家乡的亲情、热情和温馨,让人心里暖和和的。


恕我直言,我们国家己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上的零部件不是这方面就是那方面有问题、出故障。在这个时候,象灞桥区人民医院,还有街道卫生中心和村卫生所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到了医老、护老、助老发挥作用的时候了。一般的慢性病、小病还是在就近的区街医院诊治,不必到大医院去挤窝窝。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区街基层医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人才、设备输入投入,使基层医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好地为辖区老龄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作者简历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爱文学,曾经在新筑公社、乡镇企业、灞桥区土地管理局工作过,现在新城区康复路市管所打工。20岁从写新闻报导开始,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体先后发表新闻稿件数百篇,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front2_0_FvUVGquDUCkKfmz_OLmv3zqNL6RE.1628672146.jpg
front2_0_FoLdRS9TwtCvZqyX2SjH3CKxm9rG.1628672146.jpg
front2_0_Fjnha9mAt_B9R8OBdYgNePoUM_Ui.1628672146.jpg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卡卡卡卡包 2021-8-12 07:18 赞同 +1
高五幸 2021-8-11 22:40 赞同 +1
无所谓的山 2021-8-11 22:26 赞同 +1

评论4

高五幸楼主Lv.8 发表于 2021-8-11 2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听同病房的病友讲,参加新农合的村民住院,个人刨过“门槛费”外,其余医药费按比例就能直接在医院结账时报销,他几年来报销是个人出小头、国家担大头。看到他高兴的样子,我想如果没有党和国家新农合这个政策,那么农村病人住院就得由个人全部来买单,如果碰上大病慢性病恙,非把这个家里人拖垮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田于兰Lv.10 发表于 2021-8-12 01: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这种介绍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高五幸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高五幸楼主Lv.8 发表于 2021-8-12 10: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五幸楼主Lv.8 发表于 2021-8-13 09: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一般的慢性病、小病还是在就近的区街医院诊治,不必到大医院去挤窝窝。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区街基层医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人才、设备输入投入,使基层医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好地为辖区老龄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