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进楼观镇界尚村,只见家家户户的屋脊上都雕刻着吉祥物,门前屋后修建了花园围栏,远远望去,上有飞檐峭壁,下有花栏环绕,互相映衬,蔚为壮观。 经过五年多的大力帮扶,如今,像界尚村一样,曲江新区对口帮扶的周至县楼观镇1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了生产路硬化,道路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四化”目标,处处都能感受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巨大变化。 完善基础设施 让群众“安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烂路、破渠、哑巴井,垃圾成堆晒暖暖……”这是五年前当地村民编的顺口溜,形象反映了当时村里人居环境的脏乱差问题。 双寨村原有的生产路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因长期受耕地侵占影响,一米多宽的路农用车根本无法进地。猕猴桃成熟后主要靠人力运送,收桃客商进不来,猕猴桃卖不上好价钱。 要致富,先修路。曲江新区派驻双寨村的驻村工作队积极申请曲江新区37万元扶贫资金,修建了长1900米的生产路,有效解决了村民的猕猴桃运输难题,成了村民心中的一条致富路。 “以前村里的路下雨天污水到处流,出行很困难,晚上也没有路灯照明,只能走黑路。现在道路干净了,晚上也有照明的路灯,再不用担心摸黑路了。”在双寨村村民薛联科眼中,这两年农村人居环境带来的变化让他十分欣喜。 截至目前,曲江新区对口帮扶的楼观镇10个贫困村生产路硬化率达100%,各村主干道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一到晚上,一盏盏造型新颖的路灯亮起后非常美观,路灯照亮了乡村,也照进了村民的心窝。 “当时村里的办公和住宿条件十分简陋,屋顶掉落,阴暗潮湿,蚊虫很多,根本无法入住,村干部就安排我到旁边的界尚小学住了近半个月。”回想驻村第一天的情景,曲江新区派驻界尚村的原任驻村干部李伟仍记忆犹新。 界尚村团结路、农村社区文化广场原为泥土路面,路面坑洼不平,严重影响村民平时的业余文化生活,给村民带来出行不便的同时阻碍了村里的发展。 为方便村民出行,曲江新区派驻界尚村的驻村干部积极申请曲江新区扶贫资金27万元用于团结路改造和文化广场的路面硬化。同时,还因地制宜设置了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书画室、舞蹈室等配套服务设施,给村民提供了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一到晚上,一盏盏造型新颖的路灯亮起后非常美观,村民在路灯下散步、跳舞、锻炼身体,享受闲暇时光,也感受幸福生活。 整治环境卫生 让群众“舒心”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难点。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曲江新区在对口帮扶的10个贫困村推行“千家保洁箱计划”,给每家门前设置了容量50升的带盖保洁箱,并购置了保洁清运车,实现了垃圾日日清扫,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曲江新区派驻送军村的驻村干部按照“道路建成风景线,村庄建成小公园”的思路,带领村两委干部在全村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引导群众户户门前栽树,家家种花种草,建设绿色家园。 通过努力整治,如今的送军村乡村干净整洁,村民茶余饭后有的在广场跳舞,有的在路边散步,群众的心情好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在送军村文化广场锻炼的刘军信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日子过好了,环境卫生也要跟上,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到处都乱糟糟的,环境搞好了,人的心情也就好了。 发展扶贫民宿 让群众“热心” “今天领到分红太开心了,这标志着延生观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长效脱贫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曲江新区帮助建设的第一家乡村旅游扶贫民宿——“持盈山居”第一次分红大会上,延生观村第一书记王晓华激动地说。 乡村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民宿是提升人居环境,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自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曲江新区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对口帮扶的周至县延生观村、周一村等自然资源优越的村庄建设乡村旅游扶贫民宿项目。 2020年,曲江新区建设的第一家乡村旅游扶贫民宿——“持盈山居”持续稳定运营并迎来了第一次分红,为助力延生观村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起点上,曲江新区将努力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发展集体经济、促进长效脱贫等方面作出新贡献,铆足干劲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