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从我们村的房子看关中民居的发展变化

34490 11
发表于 2020-11-18 13: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的村子叫勒马村,就在秦岭山脚下不远处,关中平原上极其普通的一个村庄。最近由于从村里去镇上的必经道路在翻新,去镇上赶集需要到村里绕一大圈才能过去,我这才猛然发现,村里的绝大多数房子都成了二层小楼,21世纪以来最新一波的房屋更新已基本完成。

之前,听我爸说,爷爷家的房子是1980年修建的,到今年算起来,已经整整四十年。现在,老屋的后半部分坍塌了一些,但是从房子的正前院看去,整体保存完好,20世纪80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640

爷爷2009年去世后,房子就没人住了,长时间的空置,早已失去了烟火味,前后院杂草丛生。当我去老屋要找一个旧物件时,推开多年未打开的门,落满灰尘的桌子、炕上糊墙的老报纸、2007年的日历画、轮胎已瘪了的“二八”自行车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一瞬间,过去的记忆全部复活。关上门走出来,看到路两边是一排排的二层小楼,家家户户的前院都有一个小菜园子,很显然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人,对房子总有很深的执念。房子永远是一个不会过时的话题,在城市的年轻人拼命赚钱为了买房子,就是为了居住得更加舒适,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在农村同样也是,父辈们在外打工数十年,除了供孩子读书、儿子结婚,剩下就只有一个目标,盖上一所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为了房子,有些人不惜花大半生的积蓄。

在古代,那些发迹后的达官贵人,第一件事做的就是为自己置办一套豪宅,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仅从江南私家园林和山西大院里就能看出中国人对房子的追求热度。我觉得,中国人在对待房子的问题上,城市和农村没有区别。

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内,可以看见完整的关中传统明清民居,韩城党家村则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而放眼关中地区的普通村庄,从1980至今,四十年间的民居也在快速变革中,这个变化不能被忽视。

单就我们村而言,40年来,房子样式主要有四个阶段的变化。

640

第一阶段是土木+少量蓝砖时代。1980年,我爷爷盖了七间房,按照当年的划分,五个儿子一人一间。墙为土墙,用胡基(土坯)砌成,再用黄泥土加秸秆粉刷外表;瓦为小青瓦,屋脊上一般都要装饰一下,或鸟或兽。在门口,窗子周边,用青砖来砌成,显得美观。两边山墙用青砖垒成墙基,或檐口,这样更加结实。屋内中间为过道,地面为土地面,炕是土炕。这时候的房子都有几根巨大粗壮的木柱子,来支撑整个房屋的构架。

那时候的前院都很宽敞空阔,基本没有菜园子和花草,院内有高大的洋槐树和白杨树。彼时院子要碾场,晒小麦、玉米用,基本每家每户前院都有一个碌碡。呈现的关中民居特点为“中和质朴,闲适素雅”。到了九十年代初,家里的老大分出去住,盖了一个纯红砖的房子。

第二阶段是红砖时代。基本在90年代,这个时期,房屋基本全部用红砖砌成,屋内地面也开始铺上了砖块,屋内灶台处和中厅有拱形门洞隔开,大门的造型更加多样化,室内整体和之前变化较小。

640

第三阶段为典型“三间两层”。房屋结构为砖混,硬山两层,檐式屋架,亦称之“两层半”,二层之上有装饰性琉璃瓦。这个阶段持续时间最长,从2000年左右开始,一直到现在。最早的两层小楼,都是使用预制好的楼板,外立面流行竖条纯白色瓷砖,楼梯大多在后院设置,随着二层小楼的普及,最大的变革就是有了独立的室内卫生间和洗澡间,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个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室内地面为水磨石,结石并且耐脏,大的农具也不会出现压坏的情况,卧室内部一般为地板砖。炕变为新式水泥炕,厨房和主屋分开,干净卫生,冬暖夏凉。新式灶台的普及,让风箱和鼓风机少了用武之地。

此时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或种植果树,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就逐年减少。之前宽敞光亮的前院就用不着了,自然就在院里种起了菜园子和花草,一家比一家的小庭院收拾得精致好看。门楣上一般会贴上“宁静致远、贵在自立、家和万事兴、鸿福家园”等字样。同时不知不觉间,村民在前院都种了柿子树,后院皆有核桃树,这个有趣的现象也是最近才发现的。

当然“三间两层”也同样发生的着改变,基本结构外形样式不变,主要变化在材料和内部装饰等方面:第一是二层三层的楼板均使用混凝土现浇(一种是自行搅拌,一种是直接买的商砼);第二是楼梯大多改设在室内,客厅和卧室装修更加现代化,和城市房子室内装修的几无差别;第三更加注重庭院的美化,以及极个别人家开始修建地下车库。

640

第四阶段是多元化时代。特点更加注重设计美感,大致时间为近几年开始,出现三种模式:一种是别墅样式、一种传统民居样式、还有一种就是新式特色民居。主要原因是更多的80、90新生代农民工以及返乡青年带回去了更多关于住宅的新想法,另一方面是政府在主导推动农村民居的变革,比如2016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陕西省农村特色民居设计图集》,2019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的通知》就对农村住宅有了更多设计和建设的指导性建议,加之村庄附近有易地搬迁移民和沿海地区住宅的更加注重设计感启发,促使村民不断有了新的思路。

2020年,城市化进程依然加速前进,乡村继续在没落。而美丽乡村建设,让一部分乡村在重新复活。美丽中国,设计先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不断使用,正在加速推进农村房子的变革,而遗憾的是目前村庄缺少设计师的力量,加之农村建筑工匠的整体能力素质和建造水平有限,导致虽有指导性图册,但是实施困难。

640

对城市人来说,乡村最让人望而却步的就是艰苦和美感的缺失。

目前,我们隔壁村的殿镇新村(建设于2016年10月,用于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移民搬迁住房)就有统一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被评为西安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我们期待更多的设计师下乡,同时政府有计划的组织建筑师、规划师开展传统民居建设服务。在这一方面杭州市政府做法可以借鉴,召集设计师在富春江边的东梓关村进行设计改造成现代浙江复古民居,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经典案例。

当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但至少可以在普通村庄试点几个,保留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拒绝千篇一律的农村城市化,让乡村美丽起来,让我们仍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西安的圈 2020-11-19 16:01 赞同 +1
代伟锋 2020-11-19 09:41 赞同 +1
shsr 2020-11-19 00:36 赞同 +1
jz30000 2020-11-18 22:57 赞同 +1
闲情逸致 2020-11-18 21:19 赞同 +1
青藜 2020-11-18 20:05 赞同 +1
事实胜于雄辩 2020-11-18 19:00 赞同 +1
字字珠玑 2020-11-18 16:00 赞同 +1

评论11

终南大道Lv.5 发表于 2020-11-18 14: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要是拆迁呢?
驰骋在终南大道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宁无酒Lv.6 发表于 2020-11-18 14: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渭北我家爷老宅目前还完好,后院前年拾掇了一下。我大伯二伯家都是后院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昔日足迹Lv.8 发表于 2020-11-18 16: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薇薇婉如Lv.9 官方认证 发表于 2020-11-18 17: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感觉农村的医疗和生活配套太差了。所以再好的环境也只有偶尔一住下就好,久居是不可能的。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沧海一粟⊙﹏⊙ 赞同 +1
唉,好困=_=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分咸阳Lv.0 发表于 2020-11-18 18: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oxinqingLv.8 发表于 2020-11-18 19: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在城里买了房的都征收了吧!放着也是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喜耕田的微博Lv.13 发表于 2020-11-19 10: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好文章分享的及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清心梵音@Lv.5 发表于 2020-11-19 11: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燃气管道真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