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千宫之殿琉璃瓦,万邦来朝始御道。大明宫,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群,它曾伫立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宛若“天宫”静静矗立在长安城的北方。往事越千年,繁华已成烟。岁月荒芜了宫墙砖瓦,历史湮没了王朝风流,亭台宫阙毁于战火,然而,那埋藏于废墟之中的盛唐旧梦却始终无法遗忘。 1938年,在战争和灾荒的逼迫下,中国东部几十万难民沿着陇海线一路向西,他们叶落长安,挖土洞、搭帐篷,在大唐皇室宫殿遗址的地方安家聚集,因为在陇海线铁道以北,被称为“道北”。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而在现实中却存在的地区,成为西安市最大的棚户区。阴暗潮湿的屋子,污水横流的街道,窝棚、土坯墙、狭窄的小巷子、拥挤的大杂院,气味逼人的旱厕和上着锁子的水龙头成了这里最现实的写照。历史遗迹被占压、被破坏,大唐国家议政的含元殿上是横七竖八的民居,皇家园林太液池变成了飘满垃圾的臭水沟,皇家御道被几块菜地分割…… 2010年10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园。庄严宏伟的丹凤门披上了朝阳的金色外衣,嬉戏的蜻蜓落在太液池的莲花上,含元殿台基上生动的螭龙石雕凝视远方……昔日杂乱的棚户区终于被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美景取代,被埋没的历史遗迹重新散发出大唐繁华庄严的光芒,大明宫的崭新面貌和居民的全新生活,在盛唐的气息里,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2020年10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迎来了开园10周年纪念日。时移世易,一幕一景,大明宫见证着这里的历史变迁,同时,大明宫人把握历史时代发展的机遇,把遗址保护、旧城改造、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作为目标,开创了大遗址保护的新时代。经过十年发展,现在的大明宫,已经成为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西安市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和世界遗产保护典范。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5000亩绿色人文景观横亘城市中央,公园内树木达46000余株,草坪绿化面积约208万平方米,不仅成为北城“绿肺”,将绿意镶嵌进现代都市,进一步提升了西安城市特色,更是改善了15万原住民的生活。从健身老人晨曦中漫步的身影,到御道广场上年轻人轻盈的舞姿,从绿荫下自乐班高亢的秦腔,到博物馆里柔和灯光下的轻声细语,一幅幅画面,构成了大明宫今天的盛世图景。 打造“文体综合大平台”,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为了充分发挥大明宫遗址的惠民价值,让周边民众切实感受带遗址保护带来的城市提升及生活改变,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本着打造“文体综合大平台”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的文化活动。自2012年起,大明宫群众大舞台正式启动,并推出了“群众文化展演”“群众戏曲大赛”“百姓欢乐大舞台”等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百姓成为文化“主角”,让独属大明宫的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 打造多元化品牌,挖掘文化创新亮点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直以来都充分发挥大明宫的场地优势,推出了多项品牌活动。举办八届的新春唐人节活动、风筝会活动多次被央视关注报道,已经成为业内亮点品牌;通过小小考古家活动将景区打造成为了广大青少年学习考古知识的“第二课堂”。同时不断创新,引进了草莓音乐节、西安国际马拉松、丝路电影节、HOLO音乐节、万人健步走、广场舞吉尼斯等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品牌活动,全面启动了遗址博物馆、考古探索中心等区域的改造策划,在提升经营收益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品牌知名度。 市场价值逐步提升,园区入园量稳步增长 十年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直坚持推出节庆活动、品牌活动,努力进行品牌打造,挖掘园区文化内涵,不但提升了园区的品牌知名度,而且市场价值也逐步增加,尤其是2019年5月HOLO音乐节的成功举办,更是让大明宫不断释放出璀璨盛世、开放包容的盛唐气韵,使大明宫的知名度全球飙升。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入园人数也接连突破纪录。据统计,2019全年总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不断攀升的入园量证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经成为西安旅游市场的热点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也早已从最开始的“道北文化沙漠”成为了如今的“北城文化绿洲”。 十年砥砺前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让世界看见了古都西安孕育出的文化自信,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如今的它,美丽而沧桑、简约而内涵丰富、国际化而又民族特色鲜明,它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渗透在大明宫各个宫殿区,弥漫在太液池那240亩波光粼粼的水面,浸润在西安这座古老而又现代文明的城市骨子里…… 长路漫漫,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相约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下一个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