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正月初三进收治新冠患者定点医院西安胸科医院到现在,家住曲江新区的黄医生没有走出过医院,同在一家医院的妻子也无暇照顾孩子,但孩子的学习却没有耽误,因为背后有一群志愿者老师,不但管好孩子的学习,还时不时给他打电话加油打气。 近段时间,短短的视频相见,孩子会跟他讲与老师视频连线时的趣事,能感到孩子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满满的感动最终让他写下了这封感谢信——“我一直在一线,没办法回家,根本管不上孩子的学习,非常感谢曲江二小的郭华、张文婷、刘晓老师,主动打来电话要为孩子辅导,真是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此我表态:尽最大能力去救治每一位患者……”
“老师们这样做,我在一线就更放心了” 2月19日,这封感谢信在曲江二小老师们的朋友圈流传开来,其中“本来还以为孩子上课后会遭到其他小朋友的误解”这句话引起了小薇的注意。还在现场连线的黄医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我担心我在一线,别的人会认为我‘身上有病毒’,会岐视孩子,但其实我从疫情开始就一直没回过家,下班后就自我隔离了,大家可以完全放心。” 身在一线黄医生勇往直前,但心里还有一个小疙瘩:孩子跟姥姥在家,学习咋办呢?在这个时候,孩子的班主任郭华打过来电话,先问工作情况,然后说,她和其他科老师商量过了,他们负责给孩子视频答疑解惑,这让他心里一下轻松了。
郭华老师向一线工作的黄医生表达感激 每天跟孩子短短的几分钟视频里,小黄会给他“汇报”今天又学了啥,老师又说了啥有趣的故事,又表扬自己啥做得好……能感觉到孩子心态很轻松,这也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老师义务‘管孩子’,让我们在一线就更放心了。老师也用行动给我们上了‘急人所难’这一课,我在视频里也给孩子说,一定要学会感恩,以后也要多帮助别人。”
“我们有义务替一线医护教好孩子” “黄医生担心孩子‘受歧视’,让我觉得挺心酸的,他不应该有这想法啊,他应该受我们尊敬。”郭华老师一说到给小黄加“爱心餐”,首先表达了对一线医护的敬意,随后同事们的热情加盟,让她心里觉得很温暖:“大家知道黄医生没时间管孩子后,都积极要给小黄辅导,也都量身定制了趣味课程方案。”
为了更好的照顾到一线子女,郭华老师组建了“三人小组”,从正月初五到2月10日网课开始,三位老师不但在课程上为小黄答疑解惑,也在心理上加强疏导,让孩子要以父亲为骄傲。每天各科20分钟的视频连线,平时内向的孩子又说又笑的,还经常说出心里的小秘密,这让老师们非常欣慰与开心。 从2月10日以后,老师们在上完课后,还会寻问小黄有没有听懂,还有没有啥问题,直到孩子完全弄懂,老师们才会“收兵”。郭华的“三人小组”,只是曲江二小老师志愿者的一个缩影,在曲江二小,还有一个更大的团队,为奋战在武汉和西安“疫线”的医护人员子女送上学习“营养餐”。 10名教师志愿者,让一线“冲锋无忧” 在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除夕夜千里驰援武汉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为解决赴武汉以及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学习无人照管的问题,特发起组建“唐都网校”的倡议。 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10位老师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参与了本次关爱一线医护人员的志愿者活动。
高卫丽老师为赴武汉医务人员子女准备语文兴趣课程 高卫丽老师负责对“逆行者”子女进行教师分配,组织各年级课程援助等,使孩子们各科课程均有老师一对一进行爱心帮扶,并承担了两位五年级赴武汉医护人员子女的课程辅导、心理疏导等志愿工作。 甄胜余、韩维娜、陈晓娟三位老师分别参加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爱心援助。魏淑梅、陈亮亮、叶海华、宋成成、张郁蓓、马骋6位老师负责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班级管理与爱心服务。
陈晓娟老师为空军986医院子女和唐都医院子女进行英语视频教学 这次志愿活动中,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先后共计500人左右,其中驰援武汉的“逆行者”子女24人,学段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三年级分布广泛,学习进度和兴趣各不相同。 曲江第二小学10位志愿者教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凭借丰富的经验对24位赴汉医护人员子女和志愿者教师进行了一一结对,为孩子们编写了极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教学计划,主动热情地开展了关爱医护人员子女活动,高质量地完成了此项任务。
曲江第二小学教师志愿者们组织、协调、教研和辅导
高卫丽老师辅导赴武汉医生子女给爸爸写信(左) 高卫丽老师与赴武汉唐都医院呼吸科南主任进行沟通(右) 曲江第二小学老师们积极参与关爱医护人员的志愿活动,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利用网络、手机等工具,坚持每天在固定时间和帮扶孩子进行视频、语音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以满腔热忱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为一线医务工作者解除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