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型汽车集团解散的时候,陕汽分到资产最少,济南重汽最多。发动机厂,民用重卡的生产线,市场销售网全部分到济南重汽。四川红岩当时也有民用卡车生产线和销售网。陕汽当时只蔡家坡生产军用卡车的几幢厂房。
等于陕汽是几乎是从零开始。但是当时济南重汽,红岩,陕汽 所谓的斯太尔三兄弟都遇到资金问题,实际上都是濒临破产状态。
当时陕汽的厂长,也是创业功臣张玉甫找李见鬼,让见鬼以省ZF名义担保给陕汽从银行贷2个亿,张玉甫说现在市场很好,几年后陕汽就能还了贷款,但李见鬼打官腔就是不办事,不作为。最后是新疆德隆控股的湘火炬给陕汽注资了2.5亿!除了陕汽,还有法士特,重庆红岩,重庆火花塞。新疆德隆当时在中国资本市场如日中天,准备打造一个重型汽车产业群。陕汽拿到湘火炬的资金后,在西安建厂,建设民用重卡生产线,铺设全国性销售网络。
山东当把在济南当市长的马济纯调到重汽,马通过ZF关系,也搞到资金。
三兄弟搞到资金后,中国重卡市场也在迅速崛起,中国重卡市场几乎被重汽,红岩,陕汽三家垄断,斯太尔三兄弟马上就脱离了困境。这个时候,潍柴和重汽产生了矛盾,潍柴想成为独立的发动机制造商,给所有重卡企业供应发动机。双方产生矛盾后,马济纯带领重汽秘密在章丘建了一条发动机生产线,在杭发拉发动机毛坯试车时被潍柴发觉。当时的杭发在原中国重汽分家时分给了重汽,实际上是被潍柴所控制。重汽的秘密被潍柴发觉后,当时马济纯一不做二不休,当即立断,带重汽管理层马上跑到杭州发动机厂,一方面宣布立即罢免潍柴任命的杭发主要管理层,宣布由重汽接管杭发。另一方面,做浙江省委的工作,承诺加大在杭发投资,以后重汽的发动都在杭州生产等等,争取得到浙江省的支持。实际上杭发现在也是情况不好,重汽后来并没有实现承诺。
重汽强行接管杭发标志着潍柴和重汽正式决裂。山东国资将潍柴重汽正式分家。这个时候,控股了几十个上市公司的如日中天的新疆德隆出事了,德隆开始变卖资产。上市公司湘火炬被卖,当时湘火炬利润很好,因为陕西重汽,重庆重汽当时销量涨的很猛。当时西飞国际也要买湘火炬,最后时刻被某人阻拦。。。湘火炬最后落在潍柴手中。但这个时候潍柴只有28%的湘火炬控股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