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蛟龙”号在维嘉海山继续科学应用下潜

2647 0
发表于 2016-5-2 09: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向阳红09”船5月1日电(记者潘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1日在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东北侧成功完成科学应用下潜,这也是蛟龙号继4月30日在该海山西北侧下潜后的又一成功作业。

  据现场指挥部介绍,蛟龙号当地时间1日7时13分布放入水,16时16分回收至甲板。该潜水器在水中的时间是9小时3分钟,海底作业时间为6小时4分钟,最大下潜深度达2603米。

  本次下潜开展了近5公里远的近底航行观察;拍摄了大量海底视频及照片资料;共采集结壳124公斤,其中砾状结壳9块、板状结壳4块;共采集巨型底栖生物样品15个,其中海绵3个,珊瑚、海胆、海参、海星、虾各2个,同属无脊椎棘皮动物的海百合、蛇尾各1个;采集近底水样8升;开展了对潜航学员的海上实艇下潜培训。

  此次下潜的任务之一是调查维嘉海山和相距不远的采薇海山底栖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和联通性。

  “有学者认为由于海山的阻隔,生物群落的组成会存在较大差别。但从目前蛟龙号下潜的近底观察来看并非如此。此前我们搭乘蛟龙号在采薇海山看到的各种游泳和爬行类动物以及海绵、珊瑚等固着类生物,这次在维嘉海山都可以看到,”本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春生说。

  维嘉海山和采薇海山都位于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调查和研究这两座海山的底栖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有助于为将来开采海底矿产资源积累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在维嘉海山成功完成1次工程下潜和2次应用下潜。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来源:新华社  编辑: 顾柠语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4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11000591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4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