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秦渡古镇】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是吃货的天堂,巴望着大人们去赶集的时候能带着你,哪怕是一路掀架子车也愿意。记得那会人生活不富裕,吃的油水少,对凉皮倒不是很感兴趣,希望大人带着去吃泡馍,吃辣子疙瘩,最不行也吃个丁字口老婆婆做的水煎包,皮薄焦黄,比现在的水晶饼还要大,甚至能看到里面的韭菜和粉条,几年前去秦镇问及此事,才知道老婆婆已经去世十多年了。 郭大嫂的油糕摊就摆在她娘家门口,在丁字口跟前的南街上,没有门脸没有招牌。可如今凡是去秦镇吃凉皮的人都会在她摊前买些油糕吃,还限购,每人只许买20个10块钱的。摊子对面的小屋现在属于危房,平时只放摆摊的东西。她做的油糕也的确好吃,酥脆香甜度适中,虽然看起来小,但5毛钱一个的价钱没有变,一口一个倒也痛快。理发的老王是杨庄人,说杨庄街道有个祖传卖油糕的,我还专门去找见了吃,但口感发黏,不如郭女士做的好吃。去年在她斜对面也开了一个摊子,但最终也不见人了。郭女士说,炸油糕也有窍门,也就是秘方,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关键在于和面,用开水烫面和面。叫她郭大嫂其实和我同岁,生月大,没有好意思问她名字而已。她说一个小时大约做300个,一天顶多10个小时。好在她用的面粉都是自己家地里种的麦子磨成面,不够的就从娘家亲戚家里买,一年大约要2000斤的麦子。因为秦镇的地还在,这倒要感谢秦镇这么多年没有开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