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中国移动接连曝出多起负面事件,从资费暗箱操作、强制消费到施工安全事故,层层乱象背后,是企业对用户权益的漠视与对社会责任的背离。 资费暗箱:八年“被宽带”的消费陷阱
陕西榆林的张先生发现父亲手机话费突增,一查才知,八年前其父亲的手机号就被擅自更改套餐,增加收费项目,还“被办理”了宽带服务,安装地址竟是榆林移动公司家属院。当张先生要求“退一赔三并道歉”时,移动公司却以“宽带免费”“多收费用是优惠活动收费”为由轻描淡写。
这种“被消费”并非个例。长期以来,中国移动对新老用户实行“双标”套餐:新用户39元可享100G流量,老用户89元套餐仅10G流量;升档套餐一个电话就能搞定,降套餐却要跑三次营业厅,客服热线更是以“老用户不能办理”为由搪塞。这种区别对待,本质是对老用户的“薅羊毛”式收割,将用户的信任转化为企业的不当利润。
转网壁垒:给携号转网扣上“恶性竞争”的帽子
面对用户用脚投票选择携号转网,中国移动董事长竟称其为“恶性竞争”。这一言论瞬间点燃用户怒火,大量老用户晒出账单打脸:有人转电信后,话费省一半、流量多七倍;有人被强制取消转网业务,二十多年的老用户沦为企业垄断的牺牲品。
工信部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携号转网投诉中六成来自移动用户。企业不是反思自身服务短板,反而将市场竞争污名化,暴露的是其对市场规则的无视和对用户选择权的傲慢。在用户维权意识觉醒的当下,这种“店大欺客”的逻辑早已站不住脚。
安全事故:施工中的生命之殇
2024年11月10日,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为中国移动在志丹县金丁镇胡新庄村布线施工时,因操作不当触碰高压线,造成一死两伤的悲剧。一名工人被电击后挂在线上数小时才被解救,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痛心,两名受伤工人的后续救治也牵动着公众的心。
通信基建关乎民生,施工安全更是底线。这起事故暴露出中国移动在工程管理、安全监管上的严重漏洞。企业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却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用户的通信安全置于风险之中,是对社会责任的严重失职。
巨头反思:从垄断傲慢到用户至上的归途
中国移动作为通信行业巨头,本应是服务标杆与责任表率,却在资费、竞争、安全等领域接连失范。其根源在于长期垄断地位滋生的傲慢心态,将用户权益视为可以随意侵犯的“边角料”,将市场规则视为可以灵活变通的“橡皮筋”。
用户的每一次投诉、每一次转网、每一次对事故的追问,都是在倒逼企业回归“用户至上”的本质。通信行业的竞争,终究是服务与口碑的竞争,而非靠垄断壁垒和话术搪塞就能维系。
希望中国移动能从这一系列事件中真正反思,以诚意整改回应用户期待,以责任担当重塑企业形象,否则,失去的将不仅是用户的信任,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来源:贞观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