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周秦汉唐666 于 2025-11-3 14:54 编辑
历经45年 从”宝成铁路”到”天成铁路”再到”宝成铁路” 从”宝成铁路”到”天成铁路”再到”宝成铁路”的45年变迁历程,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一、入川铁路的早期规划与勘测 (一)入川铁路的早期规划
入川铁路最早可追溯至1913年,当时北洋政府计划修建同(大同)成(成都)铁路,后因一战爆发中止。1915年,比利时工程师主持勘测,提出从宝鸡经秦岭至成都的宝成铁路,但因工程难度过大未实施。1936-1939年,陇海铁路管理局航测多条线路,均因地形复杂搁浅。 (二)民国时期勘测入川铁路
1940年,国民政府成立“天成铁路工程局”,对天水至成都线路进行定测,拟定从成都经绵阳、广元、略阳至天水的方案,全长755公里,但因资金和技术问题未动工。1943年,天水西站站房提前建成,成为天成铁路的起点标志。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勘测
1950年,铁道部成立“天成铁路测量总队”,分南北两段勘测。1952年提交北段线路方案,从天水经秦岭至略阳,全长230公里,被认为是当时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路线。 二、线路变更:天成铁路改为宝成铁路 (一)苏联专家建议
1952年,苏联专家在甘肃礼县勘测时遭遇泥石流,认为天水至略阳段地质条件复杂,建议改走宝鸡至略阳方案。中苏专家就此展开激烈争论,中方认为天成线工程量小、费用低,苏方则强调长远效益和运输效率。 (二)决策与调整
经综合考虑,铁道部采纳苏联建议,放弃天成铁路方案,改为宝成铁路,即从宝鸡翻越秦岭至略阳。1953年,天成铁路测量总队改组为宝成铁路北段勘测设计总队,天水西站随之废弃。 三、宝成铁路的建设与通车 (一)开工建设
1952年7月,宝成铁路南段从成都动工;1954年1月,北段从宝鸡开工。建设过程中,工程难度极大,需穿越秦岭、巴山,桥梁和隧道占比达线路总长的17%,秦岭观音山展现,堪称世界奇迹。 (二)接轨与通车
1956年7月12日,宝成铁路南北两段在甘肃黄沙河接轨;1958年1月1日,全线正式通车。1975年,宝成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1913年到1958年,历经几代人45年的持续奋斗,入川铁路终于如愿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