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忆60年的摄影生涯
时光悠悠,回溯到 60 年前,摄影在我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种子。那个年代,摄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艺术。第一次是1966年,母亲看我郁郁寡欢,给我借来照相机,我和父亲去了新城广场,拍摄了晚霞当年我13岁。
没任何人指导,我只能寄希望于一本旧书上。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试图从字里行间汲取摄影的奥秘。而冲洗胶卷和照片,更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探索之旅。起初,我连冲洗胶卷都不敢尝试,小心翼翼地把胶卷送到照相馆,心疼地花着那一笔笔冲洗费。囊中羞涩的我,只能购买处理胶卷,心知这些胶卷存在各种瑕疵,但对于我来说,那也是接触摄影的珍贵机会。
为冲洗照片,我用木头盒子自制了晒像箱、借来天平调配药水。昏暗的房间里,我凭借着感觉,在黑暗中摸索着控制曝光时间。那一个个夜晚,都是我与摄影的独处时光,每次成功洗出一张照片,都让我兴奋不已。当年在化工厂的朋友辛恒等人给我顺来对苯二酚、米吐尔、硫代硫酸钠。
1978 年,一位画画的朋友,偷走了发小景君石借给我的两件衣服,一件涤纶,一件涤卡,在当时,这两件衣服价值 30 多块钱。这对于艰难时光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笔钱还给发小。于是我借来了照相机,踏上了到农村照相的谋生之路。
我给自己定下规矩,一份 6×6 的照片收 6 毛钱,一个胶卷别人拍12张,我稍赶一点拍摄13张,先照后收钱,照得不好分文不取。就这样,我背着120海鸥牌相机,走村串巷。每到一个村庄,我都会热情地向村民们介绍我的拍照服务。一开始,大家对我这个外来的照相人充满了好奇和怀疑,但我用真诚的态度和耐心的讲解,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开口称我做把式。
第一次拍照,我用了两个胶卷,当看到洗出的照片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听到他们满意的笑声时,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那次我赚了 14 块钱。这 14 块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收获,更是对我摄影技术的一种肯定。从那以后,我的生意越来越好,有时一天能赚 100 多块钱。
60 年过去了,摄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数码相机、智能手机让摄影变得更加便捷和普及。但我依然怀念那段用胶卷、用晒像箱的日子。那是我摄影梦想的起点,是我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成长的岁月。如今我已拍摄了几百万张照片。
在光影的世界里,那些曾经的困难和挫折,都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将带着这份对摄影的热爱和执着,继续在光影的道路上前行,用相机记录更多美好的瞬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