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从哈巴罗夫斯克阅兵谈起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城市都承载着独特的记忆与故事,哈巴罗夫斯克便是这样一座有着复杂历史经纬的城市。当看到俄罗斯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九三阅兵的消息时,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那段被岁月尘封却又刻骨铭心的过往。
哈巴罗夫斯克,这座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城市,它还有个饱含中国历史韵味的名字——伯力。在1858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强行割占了包括伯力在内的大片中国领土。这一纸条约,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屈辱的印记。曾经,这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着勤劳善良的中国百姓,他们在这里耕耘、繁衍,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变迁。然而,列强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了这份宁静,让这片土地被迫与祖国分离。
回顾那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无数中华儿女在列强侵略下所遭受的苦难。《瑷珲条约》的签订,不仅仅是领土的丧失,更是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力衰微,在列强的枪炮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但正是这段惨痛的历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它时刻警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教训,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
如今,俄罗斯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九三阅兵,这是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也是对和平的珍视。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虽然哈巴罗夫斯克在过去是中国的领土,但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领土的归属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条约和协议得以确定。我们尊重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国际关系准则。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俄罗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我们铭记哈巴罗夫斯克曾经属于中国的历史,并不是要挑起争端和矛盾,而是要从中汲取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对于哈巴罗夫斯克这片土地,我们怀着深深的历史情感,但我们也应该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世界。我们要在铭记历史的同时,着眼于未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那段屈辱的历史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