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中国城市竞争的焦点从“过去”转向“未来”,一场围绕新兴产业的布局之战已悄然打响。
在这愈发激烈的战场上,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正在向世界展示西安从不只是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而是用打造科创名城的雄心,正在以XR产业为突破口,为“何以赢得未来”写下了自己独特的答案。
日前,国家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的落户,以及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的揭牌落成,成为西安向XR产业发力的重要标志。
XI'AN 全新“国家中心”落户西安
10月22日,“2025西安国际虚拟现实电影周——AI&XR电影技术创新大会”在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举行。
在这场大会上,国家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落户西安,在位于西影电影园区的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正式揭牌。
据了解,作为全国唯一的电影科研院所、电影检测机构,创新中心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与西影合作共建,共同围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检测认证开展务实合作。
图片来自:西影集团
而国家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所落户的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其实在几天前,也就是10月19日正式落成。
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西影路西部电影集团院内,这一基地汇聚了国内领先的动作捕捉、高精度扫描阵列、AI三维建模等尖端设施,构建起集内容创作生产、软硬件技术研发、产品体验展销、企业培育孵化于一体的全过程生态链。
图片来自:陕西建工
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的落成,国家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的落户,可谓是强强联合,一个提供足够先进和规模颇大的硬件设施,一个则提供深厚的技术储备以及人才培养的软件条件,为这一产业在西安的发展带来无穷遐想。
同时据了解,接下来国家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将依托西影在软硬件研发、内容创作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以及电影科研所具有的知识产权和数字电影制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创新中心可为行业提供技术创新、标准规范制定、人才培养、产业促进等服务,将有效集聚产学研合力,助推虚拟现实电影全行业快速、繁荣、健康发展。
而以创新中心落户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为契机,创新中心还将整合各方资源、聚集人才力量,成立AI与XR融合实验室、XR影像与认知实验室、XR观影设备研发实验室、XR视频解码播放技术实验室、XR电影美术实验室等,以技术整合加速行业聚合,助力构建虚拟现实电影的中国标准体系。
XI'AN XR市场尚未展开 西安精准切入
XR的全称是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它并非单一技术,而是一个“技术 umbrella”——涵盖了所有能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交互技术,包括我们熟知的AR、VR、MR,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虚实结合技术,都可被归入XR的范畴。
XR产业未来的发展,在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扩展现实(XR)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30年全球XR市场规模或达8000亿美元(中国占35%),颠覆游戏、教育、医疗、工业四大万亿赛道。政策方面,中国“十四五”规划将XR列为“空间互联网”核心战略。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当然,将视角放在我们身边,大众对于XR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并不敏感,对XR带来的变化,更多是消费级XR设备的售卖,以及各大博主对其的体验。
比如一副简约的框架眼镜,镜片后可能隐藏着快速滚动的信息流;一间平平无奇的房间,戴上头显后,就能摇身变为绚丽仙境。
但往往技术爆发后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就在一瞬间,尤其是在XR技术加持下,文旅娱乐、工业生产、融合媒体、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都绽放出了新光彩,XR产业蓄势待发。
10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相关产品总量达18.1万种,其中智能眼镜0.2万种,年均增长23.5%,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国际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上线VR大空间项目近110个,涵盖历史类、文化IP类、科普类、科幻类、冒险解谜交互类、文娱IP类和艺术体验类等内容。其中,历史类是当前VR大空间项目的主流选题,占比达到34%。
这些数据背后,是各城市对XR产业发展你争我赶的决心,不过XR产业的蓝海很大,细分方向也不尽相同。
而西安选择“XR电影产业”这个对普通人来说还陌生的名词,其实早在去年就有布局。
2024年9月,西安发布《西安市培育打造XR产业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表示将,充分发挥西安市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禀赋优势,以内容创作为核心,以XR技术为驱动,电影、文旅等行业为融合方向,探索研究行业标准,大力推动XR技术研发、硬件制造、软件配套、运维服务全产业链在西安聚集和发展,着力构建“1+1+1+N”的XR产业发展体系。
并在2025年3月成立了西安市XR产业基金,该基金将聚焦于XR技术的研发、硬件制造以及内容创作等多个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投资,为西安打造全国领先的XR产业生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而在10月22日举行的大会上,西安市以西影集团为链主企业,设立的“西安市XR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西影技术团队打造的“影谱·汉语电影AI辅助创作平台”正式上线;同时,全球首家西影无界影院已在西影电影园区建成投用,座椅、头显等硬件设备实现量产,播控系统也正式上线。
种种措施和行动,体现了西安正试图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更表示要努力把西安打造成全国XR电影发展先锋城市。
XR电影产业就是XR技术在影视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它使观众的观影方式从“静态观赏”升级为“动态沉浸体验”。通俗讲,就是观众戴上“特定眼镜”,在虚拟现实影厅中真正“走进”影片世界,成为其主体之一。可以说,这项技术正将电影推向“沉浸式叙事”的新纪元。
西安将棋子精准地落在了“XR电影产业”这一细分领域。这并非偶然的跟风,而是一场基于自身独特禀赋的“换道超车”战略。
其一,深厚的文化家底,是XR内容取之不尽的富矿。 西安拥有兵马俑、大唐不夜城等世界级历史文化IP,这为XR电影提供了任何城市都无法复制的故事宝库和沉浸式场景。
XR技术恰恰能将静态的历史“活化”,让观众“走入”盛唐画卷、“参与”历史事件,这种“沉浸式叙事”完美契合了西安文旅融合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其丰厚的文化资源得以转化为数字时代的新生产力。
其二,坚实的科技产业根基,为构想落地提供了硬核支撑。 西安高校云集,科研实力雄厚,为XR产业持续输送着人才与技术。
更重要的是,以西影集团为代表的本地影视力量,早已开启从传统制片厂向数字化、高科技平台的转型。这种“科技+文化”的基因,使得西安在XR内容创作、技术研发上具备了先发优势,超过100个XR内容团队的聚集便是明证。
很显然,通过产业选择上一次深思熟虑的精准卡位。西安避开了在通用技术领域的红海竞争,转而将最前沿的XR技术与自身最厚重的文化底蕴相结合,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全国乃至全球辨识度的产业地标。
这不仅是争夺未来产业话语权之举,更是为这座千年古都,在数字时代寻找到了一条独特的产业升级与形象重塑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