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都市资讯] 西安博物院国庆节前推出新展 三百年前沉船瓷器再现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

1421 6
发表于 昨天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29日,西安博物院与福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文物特展《碗礁瓷语——碧波启封的丝路时光舱》,于国庆节前在西安博物院正式开放。
  该展览以清代康熙年间沉没于福建平潭海域的“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为核心,汇集115件组珍贵文物,通过陆海对话的独特视角,生动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与文化交融。
AcKHzF94NMAOJRZB.jpg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1.7万件
    主要为清康熙年间景德镇民窑生产的外销瓷
  “碗礁一号”沉船是中国水下考古的重要成果,沉船出水瓷器主要为清康熙年间景德镇民窑生产的外销瓷。
  本次展览中,福州市博物馆精选103件组出水瓷器,西安博物院配套展出12件组同期馆藏珍品,展品涵盖青花、五彩、单色釉等多个品类,既有清秀典雅的梅纹罐、纹饰精美的菱口盘,也有纹饰多样的的青花碗、釉色脱俗的葫芦瓶等,充分展现了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高超的制瓷工艺。
MRjGuCup3nqOHiGO.jpg
XDksAklAmvOACu52.jpg
rOpYZ7ZbH2Fz78n1.jpg
55sB3UWQJepIemhH.jpg
tqKm4MVWPBo7fotl.jpg
kJXYLMO3G2BtDjxV.jpg
8etlXa0xWjSVQJBI.jpg
vTxVNY3SNpgoEqqn.jpg
YjM3ARshpOkbo0bD.jpg
tTsQhOmcqeFVaEar.jpg
  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张玉霖介绍,福州位于东海之滨,闽地先人因地制宜,形成了“以海为田”“以鱼为耕”“以舟为车”的生活方式。发端于新石器时期的昙石山文化就显现了福州地域的海洋文明特性。自汉代始,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便已萌芽。三国时期,福州温麻船屯是东吴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此后,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日趋成熟。唐代,福州成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数次“造巨舰于长乐”,以福州长乐太平港为重要航海基地。清代,繁荣的茶叶贸易使福州获得“世界茶港”之称。
5mta2lkf4JoBBvjK.jpeg
▲水下考古发掘现场视频截图(西安博物院提供)
  300多年前,一艘装载景德镇外销瓷的商船因故沉没于福州平潭碗礁。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水下考古工作者抢救性发掘,共打捞出水瓷器1.7万余件,经文物专家鉴定,船上大量的青花瓷器,无论从胎质、釉色、纹饰等,是清康熙中期景德镇民窑中的精品。此次赴西安博物院展出的“碗礁一号”出水瓷器,共103件组,器型以杯、盘、碗、碟为主,辅以少量罐,色彩种类以青花为主,少量为五彩等。通过欣赏这些美丽浪花下的历史遗珍,可以一睹晚明和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风采,感知那段拥抱大海、扬帆远航的辉煌历史。
  西安博物院副院长李燕表示,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两地以丝路为纽带,书写着文明交流的篇章。本次展览展现了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瓷器的鼎盛与外销贸易的繁荣,让观众形象直观地了解与欣赏瓷器的工艺与纹饰,感悟古代匠人的匠心智慧与中外文明的深度交融。展陈设计融入“艺术+科技”等方式,辅以沉船的艺术装置及MR数字艺术互动体验,打造了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让观众充分感受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与丝路精神的赓续传承。
  展览分为“碧波沉瓷初现世”“海底瓷光映万象”“千年丝路共潮生”“探海启舱揽时光”四大单元,从沉船发现、考古发掘到文物研究、文化阐释,全面梳理了这批康熙景德镇民窑外销瓷的历史价值与艺术成就,共同构建起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其中,西安博物院特别展出12件组馆藏同期瓷器,与“碗礁一号”出水文物形成陆海呼应。这些藏品虽未直接出海,却明显受到外销瓷风格影响,如青花山水纹六方盖盒、八方暖盘等,反映出海上丝绸之路对内陆制瓷业的深远影响。
  据了解,此展是西安博物院与福州市博物馆的首次深度合作,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辉煌成就,更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对话,彰显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互鉴的当代意义。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4月7日,期间还将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和公众教育活动。
  《西博宝藏》精品文物数字艺术互动体验
    可让观众“上手把玩”、沉浸式体验珍贵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西博宝藏》精品文物数字艺术互动体验项目与展览同步推出。该项目在西安博物院实现了MR技术场景化首创应用,以西安博物院中央大厅为展示空间,采用FV3D技术,可让观众通过佩戴XR眼镜和手势交互,真正实现零距离、沉浸式体验文物。
Nf9mdyPAY6vk6lzN.jpeg
CT7pwJpbGwGp5yMm.jpeg
oD5fuou1PE6n72zt.jpeg
  记者佩戴上XR眼镜后,看到从博物院中央大厅东门走进一列驼队,跟着驼队行进来到中央大厅后,首先看到大厅上方悬空背景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介绍了兵马俑等西安丰富的文物资源。之后画风一变,转为青绿山水为基底的“会动的国画”,只见鹤舞山间、瀑布垂挂,透过XR眼镜。既可以看得见现场的观众和陈设,又可以有自己的一方超现实空间,而这个超现实空间就藏在现实空间的某处。光圈或光球闪动处,走近就可以看到借助数字技术展陈的文物。
  在交互区域内,不仅可以将数字文物置于掌心自由缩放,清晰观察三彩腾空马的釉色肌理、阿拉伯文碗的纹饰细节、都管七国银盒上的人物形象、鎏金走龙矫健的走姿,还可以看到《辋川图》十景从画卷中立体呈现,唐诗吟诵声萦绕耳畔。参与“破镜重圆”互动,还能亲手拼接十二生肖文物铜镜碎片,感受文物修复的乐趣。在《碗礁瓷语——碧波启封的丝路时光舱》展览中,也有数件精品瓷器通过这种形式“走出”展柜,展现细节之美。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的核心亮点在于全国首创的 FV3D 数字化场域技术应用。通过构建全虚拟文物展览与虚实混合展览场景,结合先进的 MR(增强现实)技术,不仅打破了地域与空间的限制,更重构了文物与观众的互动关系。每件数字文物均配备详细文字介绍、语音讲解及历史背景资料,部分文物还有动画演示其制作工艺,真正实现 寓教于乐,让观众在趣味交互中读懂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据悉,未来西安博物院还将以《西博宝藏》项目为基础,打造专属文化 IP,策划“古代青铜器巡礼”“ 一眼千年——移动的盛唐”等全国巡展,让更多民众领略陕西文物大省的魅力。西安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增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推动西安博物院品牌影响力,助力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让中华文脉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西安文丰 8 小时前 赞同 +1
秦声悠扬 昨天 23:48 赞同 +1
JacquesLoisel 昨天 14:03 赞同 +1
西山居 昨天 12:02 赞同 +1
天涯人 昨天 11:56 赞同 +1
hello1987 昨天 10:49 赞同 +1
龙行达达 昨天 10:18 赞同 +1
江柳烟云 昨天 10:12 赞同 +1

评论6

hello1987Lv.9 发表于 昨天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厉害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firstlove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互互Lv.7 发表于 昨天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谢谢分享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firstlove 赞同 +1
互互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互互Lv.7 发表于 昨天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firstlove 赞同 +1
互互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涯人Lv.8 发表于 昨天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真藏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firstlove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firstloveLv.9 发表于 昨天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这个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废都不废Lv.6 发表于 昨天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肯定厉,欢迎来西安各大博物馆遇见国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