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唐诗助力秦岭文化焕发新生机

33 0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秦岭,在自然生态领域被誉为生物基因库,在人文方面,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世代守望的“精神家园”,也因此成为唐诗中的一颗明珠。我市利用唐诗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让秦岭的文化资源,借助“唐诗之都”焕发出新生机。

广义的秦岭,从西向东绵延1600公里。在这之中,秦岭陕西段的文化底蕴最为深厚,“南山”“终南山”“中华龙脉”都是它的别称。秦岭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活动提供一个理想的天然的舞台,在中华民族、农业文明、政治文明、传统文学的孕育和塑造当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曹振明认为,古人也正是在秦岭自然和人文相辅相成、共生共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把握当中,提炼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天人合一,这其中也蕴含着具有深刻时代价值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秦岭西安段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树名木、自然保护区、古道、峪口、自然景观等各类文化资源2200多项,在这些文化资源的深处,还有流传了上千年的数千首唐诗。数字背后,是一条从史前遗址到近现代记忆、从自然标识到民间生活的清晰脉络。
我市目前提出利用三年时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要让千年诗魂以“唐诗之都”为名焕发新生,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用更系统、更科学、更有温度的方式去守护与激活它们,需要以文化的发掘、教育的传播、文旅的融合互动等多种措施,在保护秦岭自然生态资源的同时,传播秦岭文化资源。

来源:西安网


get.webp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